返回第96章 商业法(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逃亡罪犯的乐园。

    原本繁忙的太湖航运业,因为湖盗的兴起,开始逐步衰落了下去。不是大户人家组织的船队,或是一定规模的船只组队,中小商人们宁可避开太湖而行。

    如果能有一条轻便铁路连接松江c苏州c江阴三地,那么往来贩卖松江布的商贩们,就能避开危险的太湖航道了。

    不过这些商人们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却需要先回去同当地的士绅进行商议。没有地方缙绅出面,光是解决这条铁路建设的土地问题,就是这些商人们跨不过去的门槛。

    第三天,皇帝并没有替这些商人代表们再安排什么活动,让他们自由的休息一天,等待明天的闭幕会议。

    不过这天下午,几位徽州商人却悄悄的被一名内侍从会同馆内带走了。

    汪逢元c范无病五人分坐了三辆马车,经过了20多分钟的路程,便驶进了一条宽敞的胡同,在挂着一块北京图书馆竖牌的门前停了下来。

    汪逢元下了马车之后,还注意到图书馆木牌边上还挂着一块较小的木牌,上面写着同文馆三字。

    而同这两块木牌对应的大门左侧,大约在一人多高的地方,在砖墙上钉着一块四四方方的铜牌。

    “锡蜡胡同3一11号。”站在他身边的范无病,看着铜牌念出了上面的字。

    带他们而来的宫中内侍,似乎听到了范无病的声音,他转身对着几位徽商笑着说道:“这是北京图书馆的门牌号码,陛下下令让顺天府把京城每条街巷,每个院落都编上门牌号码,以方便邮政部门上门送信。几位请跟我进门吧,不要让陛下久等了。”

    汪逢元和范无病再次打量了一眼这块门牌,才跟着这位宫中的内侍进入了图书馆的院子。

    图书馆的门面不是很大,但是进了跨院之后,几位徽商才发觉,图书馆的正院的确是别有洞天。

    在左边的水池和右边的花圃的环绕下,一条青石小径直直的通向了中间的一座庭院。

    庭院的中间是一座假山,环绕假山的是纵横数百步的一个小广场,东西两边的步道通往了两侧的厢房,而绕过假山后,一座二层建筑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几位微商注意到,不管是建筑内还是广场上,都有不少人拿着一本书在研读,而看着他们身上的服饰,可以很明显的分辨出,这些在读书的人并不都是士子。

    从图书馆右侧的垂花门进入了后面的院子,带路的内侍在东厢房前停了下来,几名侍卫正守护在门外。

    内侍同守卫的侍卫交谈了几句,一名侍卫便进入了东厢房,随后一向跟随在皇帝身边的王承恩便跟着侍卫走了出来。

    在他的招呼之下,汪逢元等五人才小心翼翼的跟着王承恩,走入了东厢房内。

    这是一间小小的客厅,东侧摆着两张太师椅和一张茶几,而南北两侧则依次摆着椅子和茶几。

    一位头戴着乌纱翼善冠,身穿盘领窄袖黄袍,腰间束着一条玉带的俊朗少年,正就坐在东面的太师椅上,同坐在北侧椅子上的三人闲聊着。

    汪逢元等五人顿时对着这位少年跪拜了下去,行礼问安。崇祯摆了摆手,示意汪逢元等五人在南侧的椅子上坐下。

    朱由检指着坐在北侧的王本仁三人,对着汪逢元几人随意的说道:“这三位,你们应该不陌生了吧?他们都是四海商行的股东代表,将来也会参与到银行的业务中去,你们今后可要好好合作啊。”

    汪逢元赶紧不住的点头说道:“认识,认识,这些天小民同这位王木商见过多次,在如何建立银行的事务上交换了不少意见,小民受益良多。”

    有些意外于汪逢元的说法,据朱由检收到的消息,王本仁几人同汪逢元等微商交谈的过程中,绝不是汪逢元现在所说的这么风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