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发行公债一(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今天的国是会议上,六部九卿同内阁成员们都有些心不在焉,大家都无心纠缠,匆匆通过了几个不怎么重要的议题。

    当开始讨论粮食问题的时候,朱由检暂停了诸人的发言说道:“朕和诸卿在这里能讨论的,只能是关于粮食问题的一个大方向,和一些原则问题。

    不管是建立粮食储备的规模,还是发行用于收购粮食储备的公债,这些细节上的问题,都只有实际操作者才能给我们一个可行的方案。

    所以,朕以为要讨论这个问题,就要让负责粮食局的官员,还有承接公债的大明中央银行的行长,也参加这个会议。”

    国是会议上的众臣还没有反应过来,姚士恒已经带着两人走进了文华殿的会议室内。

    跟在姚士恒身后的第一位,是一位穿着青色盘领官服的文官,有几人认出来,这是粮食局的郎中笪继良。

    但是跟在笪继良身后的,却是一个穿着平民服饰的老人。汪逢元低着头紧紧跟在笪继良身后,不敢抬头打量这间会议室内的情形。

    会议室内的众位大臣看到一个平民走了进来,顿时大感意外,一时之间会议室内突然安静了下来。

    朱由检指着进来的两人对着众位大臣说道:“这两人就是,负责建立大明粮食储备系统的笪继良,还有一位就是即将建立的大明中央银行行长汪逢元,他将决定承销公债的数目。”

    户部尚书郭允厚对于皇帝的说法并不感到意外,不过其他人就有些哗然了。

    确定了定期召开国是会议的定例后,在一干官员的强烈要求下,除了六部九卿c内阁官员外,作为内阁储相培养的翰林学士也被准予参与会议,学习理政的经验。

    翰林侍读杨景辰对眼前发生的一幕就有些难以理解了,他首先站出来对皇帝抗议道:“陛下,发行公债收购粮食,是建立粮食储备系统,抵御灾荒之年的关键。

    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怎么能让一个平民来决定呢?臣以为这种做法有乱政之嫌,请陛下三思。”

    刚刚被召回的右谕德庄际昌同样认为,让汪逢元这样一位商人参加商讨国政的会议,未免过于轻浮了。

    翰林院的几位官员吵得不亦乐乎,但是六部和内阁官员们却并没有出声。朱由检看着场中的情形,终于出声说道:“既然你们对于大明中央银行的代表参与会议如此不满。

    那么朕也给你们一个机会,建立一个遍及大明的粮食储备网络,根据笪继良的计算,第一期的投入最少也要500万元。

    既然你们反对让商人承销这些公债,其实朕还有另一个办法,按照官员的品级,每人承担若干金额的公债。

    本着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的理念。朕为大明皇帝负担公债10万元,各位都是参与国是会议的重臣,每人购买公债5万元,然后依次类推,诸位以为如何?”

    刚刚还颇有些隔岸观火的官员们,顿时被皇帝的话语吓到了。他们一个个都出声反对着,不是在哭穷,就是认为这种方式,只会逼迫官员们去盘剥小民,加重百姓的负担。

    这些官员并不是负担不起公债的份额,而是生怕开了这个头之后,今后皇帝要是缺钱就来上一次,他们岂不是成了皇帝的钱袋子。

    不管是所谓的阉党还是东林党人,在这一刻已经忘记双方之间的分歧,异口同声的反对着崇祯的新方案。

    崇祯的嘴角咧了下,他倒是第一次看到面前的官员不分派系c出身,有志一同的反对一件事。

    朱由检举手让众人安静下来,才略带嘲讽的说道:“既然大家认为朕的新方案不可行,那么对于大明中央银行承销公债的事情,各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刚刚反对新方案的官员,立刻纷纷赞成照着原来的方案,让大明中央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