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发行公债三(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工程拨款150万元。

    之后就是被黄河夺了入海口的淮河,淮河支流繁多,水量充沛,又关系着大运河有没有水量进行航运,因此治理起来颇为棘手。

    从宋绍熙五年黄河夺淮开始,在安徽地区的颍河与涡河之间,多次成为黄河南徙夺淮的主要泛道。黄水夹带的大量泥沙,淤高了皖境淮河干流和淮北支流河床,打乱了原来水系。因此几乎每年淮河中下游,都会出现河水泛滥的情况。

    根据蓄洪兼筹的治水原则,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都必须进行治理。首先就是在大别山区兴建大型山谷水库,以拦截雨季的洪水;其次是利用沿淮两岸湖泊洼地兴建行c蓄洪工程;最后则是在淮河下游进行勘察,看看是否可以挖掘一条新的入海口,以减轻淮河的水患。

    由于淮河的地理资料不够详细,因此无法给出一个较为详细的预算,最后预估为80万元的治河预算。

    而黄河的治理方式,似乎还找不到比潘季驯更好的方案,因此按照往年惯例拨款45万元。

    至于长江,一是对全流域进行勘察,二是维护长江航道,并对长江的堤坝进行维护,拨款50万元。至于没人关心的珠江,则只拨款25万元,

    综合以上五年内的治水计划,共需发行治水公债350万元。听到这个数目之后,在场的官员都把目光转向了汪逢元身上。

    之前商税的大头,丝c茶c棉税,已经被抵押出去了。接下来想要抵押这么大笔的公债,只有盐税或是田赋了,但是在场的大多数官员都觉得不会认同这样的抵押标的。

    盐税和田赋是维持大明正常运转的基础,这两个支柱少了那一个,大明就不会有以后可言。不管是官员的俸禄,还是军队的粮饷,都需要从这两样中来。

    虽然被这么多官员恶狠狠的盯着,不过汪逢元倒是比刚进来时镇静多了。

    他较为平和的回答道:“大明中央银行愿意承销此项公债,单利,3年期,年利35,数目350万元。”

    两项公债都获得了朝臣们的同意之后,朱由检便打着哈欠说道:“时间也不早了,大家要是没有其他事,这便散了,去吃中饭吧。”

    黄立极赶紧走到了皇帝面前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一事要向陛下汇报。”

    已经作势要站起来的朱由检,再次坐了回去,他对着黄立极温和的问道:“黄先生还有什么事要同朕说?”

    黄立极赶紧说道:“这些天来,因为一件案子,刑部弄得朝中官员人心惶惶,连政事都荒废了。臣请陛下命令刑部澄清事实,不要拿着案子打击异己,弄的满城风雨”

    朱由检微微好奇的问道:“究竟是什么案子?让黄先生你都着急上火了?黄先生请慢慢说,不用着急。”

    黄立极赶紧把黄宗羲替父亲伸冤的案子,从头到尾都仔细说了一遍。

    韩象云同几名东林党人,死死盯着皇帝的举动,想要判断出皇帝对这案子的意向是什么。

    只见朱由检作恍然大悟状,对着黄立极说道:“朕在宫内也听过一些这件案子的风声,不过对于这件案子的详情还不甚了解。

    黄先生既然对这案子了解的挺深刻,那么朕想问问:刑部传讯官员的时候,有没有违背刑部制定,内阁通过的司法程序?”

    黄立极愣了许久,才慢慢回答道:“这个大约是没有的。”

    朱由检继续问道:“那么这件案子里,主持问案的法官贪污受贿了?”

    黄立极赶紧摇头说道:“应当没有这种事发生。”

    朱由检摊开双手对着黄立极问道:“刑部一没有在审案中违法,二没有贪污受贿。那么黄先生要朕替你澄清什么呢?”

    黄立极感觉自己的头被崇祯绕晕了,他是想让皇帝注意案件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