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崇祯元年的旱灾(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明远双手放在膝盖上,坐的那里就像是一名听话的小孩子,因为说话太多,他感觉自己的喉咙里已经干的像是要裂开了。

    面目姣好宛如女子的赵环,看着马明远的模样,不由皱起了眉头,露出了厌恶的表情,他捂着鼻子不由抱怨道:“就不能给他冲个澡什么的吗?这味道也太难闻了。”

    锦衣卫小旗庞高满不在乎的说道:“闻久了也就习惯了,保持这个样子,也是为了保护他。”他忽然猛的拍了下桌子,对着桌子前方的马明远呵斥道:“马秀才,别睡着了,还要继续问你话呢。”

    马明远快要歪倒的身体,条件反射一般就坐直了,他口中嘶哑的哀求道:“两位大人,我知道的已经全部说出来了,行行好,给我一口水喝吧。”

    “想要喝水,就要老实回答问题,明白了吗?”庞高对着他威严的说道。

    “大人您究竟想要知道些什么?你总要给我一个提示吧?”马明远感觉自己都要崩溃了。

    “就从你从沈阳出发的那天重新说起吧?记住要老老实实的,把所有细节都说出来。”赵环磨好墨,拿着笔准备记录的说道。

    马明远接过了庞高递过来的一杯水,贪婪的喝完之后,开始麻木的进行了他第八还是第九次的复述。

    在海河入海口的长芦塘沽盐场,这里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被推平了,上面挖掘了多道沟渠和多级水池,看起来就像是一块块没有水稻的水田一样。这种新式的制盐法,就是南方最新的晒盐法。

    虽然晒盐法比起以往的煮盐法高产,但是引海水入池,却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体力活。但是今天,在这块盐田上却建立起了一个奇怪的建筑,这是一个塔形建筑物,在屋顶上还有4片十字交叉的木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放大的风车。

    虽然早就在图纸上看过风车屋的设计原理,但是王徵看着这座已经完成的提水风车,还是不由对着身边的西洋传教士陆若汉问道:“这种荷兰式样的风车,真的能比八面来风的立轴式风车效率更高吗?”

    陆若汉却答非所问的感慨道:“这样大小的风车,就算在荷兰由熟练的工匠制作,也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想不到我们只花了3个多月就完成了。”

    王徵笑了笑说道,“那是因为我们先给工匠制作了模型,让他们熟悉了整个建筑物的结构。而且一些部件用铁料取代了木料,大大节约了制造时间啊。”

    陆若汉还没来得及说话,围在风车边上的盐场工人们,已经在喊道:“动了,动了”

    王徵和陆若汉都转头看去,看到一条水线沿着风车边上的高台,向着下方的水池流去了。

    王徵松了口气说道:“成功了,这下盐场的工人可以节约不少力气了”

    6月15日上午,文华殿内召开的国是会议上,黄立极正在向皇帝及六部官员说道:“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史永安上报,继去年陕西大旱,今岁陕北又是至今无雨,尤以延安府c绥德州旱情最为严重。

    去岁白水王二杀澄城知县张斗耀起兵,被官军击退之后,同府谷王嘉胤的民变军合二为一,退入延庆之黄龙山中。

    陕西巡抚胡廷宴老而耋,凡是向他报告农民起事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先打一顿板子,并声称,那只不过是饥民而已;等到明年收了粮食,自然就没事了。

    巡抚如此做派,下属各县自然不敢再行上报,导致陕西各地饥民群起为盗,而地方各县却再不敢向上汇报。

    史永安据此弹劾陕西巡抚胡廷宴,并要求朝廷对陕西进行赈济。此外,去岁朝廷虽然拨给边军不少军饷,但还是积欠了近65万两。

    因为今年陕西很有可能继续旱灾,为了防止边兵闹饷为盗,史永安请求拨付30万两军饷,以安边军之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