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晋商的商议(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思恭c李思孝c翟宁等五人,离开了嘉乐殿之后,只是匆匆在京城的山陕会馆内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迫不及待的出发返回大同去了。

    五人带着二十多人的伴当,踏上了京城西北通往宣府的驿路。六天之后,便到了宣府镇。

    一行人在城门处下马,给了守门兵丁入城费之后,就缓缓走入了被高大城墙所围绕的宣府镇内。

    大同和宣府一左一右,正好是北京西北面的屏障。和西面的大同相比,宣府的地形更为险要,依山带水正是京城西北的咽喉之地。

    宣府镇的城墙周长12里,城池气势恢宏,号称京西第一府。但是进入城内之后,就会发觉这座原本京城西北的军事重镇,现在更像是一座内地的寻常城市。

    城内原本应该占据多数人口的军士和军属,现在却成了寥寥无几的点缀。街上行走的,反倒是来自各地的商人和驼队居多。如果不是偶然出现在街上的巡逻小队,任谁也想不到这里是九边重镇之一的宣府镇。

    进入城池后,原居于队列中间的翟宁,快步赶到了队列前头,对着走在前方的,赵思恭c李思孝小声的询问道:“我们是不是在宣府歇息两日,好派人同张家口的几家商号先商议商议,然后再返回大同?”

    赵思恭c李思孝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便默契的拒绝道:“张家口的几家商号,只要派个人去通知一声就可以了,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大同,好向众家商号汇报陛下的要求,这可延误不得。”

    听到两人把大同众家商号的名义抬了出来,翟宁满肚子的理由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虽然张家口的几家商号同辽东女真人搭上了关系,成了晋商和后金国之间的中间商,他们几家从刚开始的几家小商铺,现在也混成了张家口市场上的大商号。

    但是和那些传承几代,资本雄厚的大商号相比,张家口的几家商号就算是绑在一起,也不及别人的一根手指。

    而同后金这样的敌国做生意,不管是筹集大量的物资,还是把违禁的军械c铠甲c药物送出关去,都需要这些同边镇关系良好的大商号去疏通门路。

    反过来,想要吃下后金所用的人参c貂皮等货物,光靠他们自己的本钱也是远远不够的。

    一只人参,在沈阳城内不过是每斤六两,但是卖给他们这些明国商人,就是一两人参一两银。

    运到京城或是太原,一斤人参大约可以值25一50两,运到南京c苏州等地,每斤人参就是50一100两。

    张家口的几家商号,冒着砍头的风险,也只能赚个辛苦钱,但是那些坐在大同c太原城内动动嘴皮子的大商号,就能够安逸的赚取比他们更为丰厚的利润。

    张家口几家商号的带头人王登库c靳良玉c范永斗,正想着脱离这些山西大商号的控制,从现在的中间商的角色,转变为后金国的商。

    比如这一次,翟宁就从堂兄翟堂那里听说,王登库c范永斗正计划着,把这次晋商因为大同马市未开而积压在手中的物资,全部以低价赊购进来,然后转卖给后金国。

    然而这次他们入京,却意外的得到了朝廷要下令征购这些物资的消息。因此翟宁就希望能够给堂兄他们留出一点时间,好做出应变。

    赵思恭c李思孝两人可没兴趣理会翟宁的想法,在宣府过了一晚之后,就带着自己的随从同翟宁等两人分道扬镳了。

    赵思恭c李思孝两人都算是几家大商号的核心人员,他们的家族之间多有联姻关系,因此他们才是这一行五人中的核心人物。

    只不过,晋商号称山西老财,一向信奉财不露白的原则,不喜欢出风头,同徽商正好是两个极端。

    这也使得同行的翟宁几人,并不清楚赵思恭c李思孝的身份。他们只是认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