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为谁而战(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回城去了。

    崇祯走在回京的路上时,心里还颇为兴奋。今天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毫无顾忌的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这半年多来被各种规则礼仪束缚的生活,终于难得让他抛却了一次,做了一回真正的自己。

    朱由检心情愉快之余,连今天热辣的阳光也不觉得刺眼了。他抬头向远处的道路望去,却看到在前方开道的那队人马突然停了下来。

    陪在他身边的连善祥顿时策马迎了上去,不一会就返回来对着停下来的崇祯汇报道:“是顺天府尹毕自严的马车坏在了道路上,陛下可有什么吩咐吗?”

    “这个天气,他出城做什么?给他一匹马,让他陪朕一起回京走走吧,朕刚好有事要问问他。”朱由检想了想便吩咐道。

    一名御前侍卫让出了自己的马匹,并扶着头发略略有些花白的毕自严上了马。

    籍贯山东淄川的毕自严,今年刚好60岁。虽然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他的身体却依旧显得很是硬朗。这显然是得益于他平日里有规律的作息生活,和摒弃了这时代官僚士大夫们一些不良癖好有关。

    毕自严万历二十年进士及第,授松江推官。他年少有大才,尤善于综理复杂的经济事务。先后任刑部主事c工部员外郎c淮徐道参议c河东副使c洮岷兵备参议c陕西右布政使等官员,是一位政务经验非常丰富的官僚。

    自从接任顺天府尹一职之后,他就开始全心全意的整理顺天府之前积攒下来的政务。

    毕自严做官的时日也不算短了,在他的记忆中,知县c知府这类亲民官,最繁忙的政务也不过就是处理诉讼和催科罢了。

    至于发展地方经济,兴修水利c道路c桥梁等民生工程,则是属于可做可不做的事务,全看亲民官个人的才能和性格而定。因为这些事务虽然可以加分,但是也容易引起地方百姓的不满,毕竟朝廷并无专项拨款,全靠地方官员自行筹款。

    有能力的官员可以劝说地方豪族拿出钱财来,但大部分官员只能选择额外的加派,这种没有限制的加派,最终就把有利于地方的一项德政,变成了加重地方百姓负担的恶政。

    毕自严本以为自己上任之后,最令自己头疼的,会是京城那些繁琐的小诉讼。京城人口近70万,官绅士商民杂居,而天子脚下的百姓,又是最不怕事的,因此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常常会闹上公堂。

    但是等他真正上任之后,才发觉事情并非如此。皇帝推行的行政改革,最先实施的地方就在顺天府。这项改革实行之后,他这个府尹往日最麻烦的两件政务,现在都被分流到下属官吏手中去了。

    反倒是以往可有可无的发展地方经济,维护地方社会的安定,成为了他的主要工作。

    毕自严原本以为,这是一项极为简单的工作,但很快他就发觉自己的估计再次错误了。

    从宫内发出的一道道指令,看似并不起眼,只是关注于一些平头百姓身边的琐事。但是当这些指令开始落实下去之后,京城面貌的剧烈变化,却让人难以理解了起来。

    毕自严甚至都可以打包票,过去数十年来京城风貌的变化,也及不上这半年多来的改变。

    从永乐皇帝重建北京城后,除了嘉靖皇帝修建了南面的外城,北京城的格局就没有大的改动了。

    而这半年内,京城大部分的街道全部翻修了一遍,主干道从土路改成了碎石路,一些商业区的街道上,则干脆铺上了从废弃的坊墙上拆除下来的砖块,成了平整而不泥泞的砖石道路。

    从外城左安门经过崇文门直达内城朝阳门的主干道上,则铺设了所谓的混凝土道路。在这条如同石头一般坚硬光滑的道路上,还有两条铁条连接起来的道路。

    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此大动土木,不仅京城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