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2章 秀忠对于大明的初印象(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日本已经被联军击败暂时无法阻止我国对于扶桑岛的开发。

    只是此地气候恶劣,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估计没有多人愿意前往。赵一玮他们抓捕和打上标签的也许大多不是什么『奸』细,但肯定是对后金的动摇分子。

    在我朝和后金严重对立的眼下,朕决不允许有任何不稳定的因素留在辽西走廊之内。所以,大部分的动摇分子都应当被迁移出去。至于他们名下的土地和宅邸,宅邸可以用市场价收购,内务府会出这笔经费,土地么在安置点以3:1置换…”

    繁华的天津码头和雄伟的北京城并未让德川秀忠感到意外,虽说自从文禄-庆长之战后中日两国断绝了官方的往来,但是民间的往来一直未曾停止过,而前人也有不少对于明国景物的描绘之文。

    中原大陆的丰饶和安定,从来都是多灾多难的岛国小民所羡慕和憧憬的地方。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出动大军登陆朝鲜,也正是受这种思『潮』的影响。

    不过明国也并不是没有让秀忠感到震惊的东西,就是那些码头上装卸重物的机械,海河两岸树林一般密集的风车,往来天津和北京的铁路等等。

    这种属于工业城市所特有的活力,让秀忠感到了发自内心的震撼。他甚至在等待皇帝召见的时候,偷偷带着松平信纲去海河边上走了一圈,看了看那些风车是如何把下游的河水重新提到高处的。

    在这次逛街中,两人还看到了许多眼花缭『乱』的商品和一些稀奇古怪的机器,比如燃烧煤炭就能将水从低处送往高处的封闭大铁锅;又或者是一些人在演示,将一桶小麦倒入一个两人多高的钢铁机器里,然后自动倒出小麦粉来,中间都不需要人手加以干涉。

    秀忠在这座奇怪的机器面前足足站立了半天,他实在想不通这个麦子是怎么变成麦粉的,速度还这么的快。

    这个时代磨面可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一头犍牛拉着石磨转一天也不过能磨二石麦子;一头驴子大约能磨出一石来;至于人的话,强壮的男子大约可以磨3斗,弱小的女子减半。而水力推动的石磨则可达6石小麦,但碎石屑较多。

    当然这台用钢铁制成的磨面机器显然是有着极大的缺陷的,在安分的工作了一个钟点之后,便发出了极大的一声声响然后就不再出面粉了。

    围观机器的群众却对此毫不惊讶,反而兴高采烈的喝了一声彩,方才心满意足的准备离去。会说中文的松平信纲有些好奇的拉着一个人,虚心的向他请教周边的群众为什么这么做。

    这名被拉住的明人虽然很不待见日本人,但还是勉强解释道:“赵家水力磨坊的少东家在京城读了两年书,回来就说要造一个更好用的铁磨,结果造出来之后根本不能用,纯粹是糟蹋金钱。

    不过他的命真好,他的师兄弟听说这件事之后,说不能让他砸了师门的招牌,就派人接手了这个铁磨的研制。现在铁磨倒是能动了,不过每天歇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长多了。

    我记得上个月只动了半个钟点然后就歇了一天,上周动了半个多钟点,今天还算不错终于凑了个整数。现在这具铁磨倒是成了赵家水力磨坊的活招牌,大家有空就过来瞧个热闹,看看它究竟比上次多干了几分钟…”

    秀忠和松平信纲回去之后虽然没有再提这件事,但是秀忠心里却反复思量着,在他的治下会不会有这样的傻子,耗费金钱和精力,只是为了让一台机器能够多工作几分钟。

    最后他的结论是不会,因为日本的武士不会去专研这样的工匠之技,而日本的商人和工匠不会花钱在一项看不到利润的研究上。可是这样的研究真的能够成功的话,那么面粉就不再是富豪专享的食物,就连平民也能吃上好吃的白面了。

    那一天的下午,秀忠透过窗户看着花园内的花匠,一人用手压水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