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6章 初访莫斯科(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崇祯很有兴趣去见一见黄台吉这位历史中的名人,不过他的这一想法很快就被袁崇焕等人所阻止了。

    一是为了他的安全考虑,后金的几位大贝勒都是老于军阵的大将,可不是崇祯这等长于深宫的天子可比的,哪怕崇祯已经上过了几次战场。

    二来便是,此次言和并非是后金向大明低头臣服,双方会面的地方也就是在战场中间设一帐篷。这样的平等相见并不符合礼仪,传扬出去反而会被国内舆论所非议。

    朱由检并不愿意在这些小事上同臣下发生争执,便任命了袁崇焕去进行了这场非正式的和谈。虽然大明这边并不介意慢慢谈下去,但是确认了已经没有翻盘机会的黄台吉和代善,做事倒是非常的果断。

    他们也担忧和谈是大明抛出的缓兵之计,因此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并没有进行纠缠,只是允诺了后金和蒙古的疆域之分在大兴安岭,但否认了大明对于漠南蒙古诸部的保护地位,并且不承认察哈尔部对于外喀尔喀部享有宗主权。

    随着明军依照约定将伤员和尸体先行送还后金,黄台吉已经安排军队开始分批后撤至盆地东北侧的缺口处了。占据了这处缺口之后,后金上下方才松了口气,知道这场战争算是真的结束了。

    明军这边派出了第1、7骑兵师尾随监视后金军队的动向,并把剩下的俘虏陆续放回,目送后金军队消失在沙漠边缘,方才缓缓后撤退回。

    由于明军所获得的胜利,使得明军获得了战后打扫战场的权力,这使得不少受伤的明蒙将士都得到了及时的救助,虽然有不少人失去了一部分肢体,但好歹还是保住了『性』命。明军所设立的野战医院,将过去战场受伤者九成的死亡率下降到了不到三成,这已经极大的减缓了士兵对于受伤的恐惧心理。

    在大战结束后的第三日,也就是后金军队撤离的那一天,曹变蛟终于侥幸清醒了过来。朱由检第一时间去看望了苏醒的他,朱由检除了要求他好好养伤外,还向他保证第八骑兵师的死伤者都会得到妥当的安置。

    大战结束后的第五日,朱由检再次检阅了参加这场战争的各只部队,对参加战斗的有功人员进行了嘉奖,并从近卫师、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师各抽调一个骑兵营补充入第八骑兵师,恢复了第八骑兵师的组织体系,并赠送第八骑兵师乌兰察布英雄师的称号。

    随着野战军体系的初步建成,各部的高级军官们终于开始渐渐了解,皇帝赠予某些部队荣誉称号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如同以往岳家军、戚家军的一个空头名号,还代表着这些军队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如果说野战军的地位在于地方守备地位之上,那么拥有荣誉称号的部队又在于普通野战军之上,这些荣誉部队出身的将士更容易获得提拔和皇帝的青睐。然而随着明军各部战斗力的上升,荣誉称号也似乎变得越来越难得到了。

    比如和第八骑兵师共同作战的第九骑兵师,因为左光先稍稍顾惜了下本军的实力,便让第八骑兵师夺走了所有的光环。虽然第九骑兵师也获得了不少嘉奖,却并没有获得一个荣誉称号,这让第九骑兵师上下都感到颇为失落。

    乌兰察布一战击破了后金野战无敌的神话,胜利的消息传开之后更是堵上了不少批评参谋制度和野战军体制的官员之口。于此同时,明军在这一战中的表现,也令蒙古诸部感到震惊非常,不敢再把明军视为一只只会守城的军队。

    以衮楚克台吉为首的一些察哈尔部贵族们,在这一战后终于打消了重新推举蒙古大汗以保持察哈尔部的独立地位,转而接受了崇祯的拉拢和收买。

    在乌兰察布阅军之后,朱由检便向在场的蒙古诸部首领提出召开忽里台大会,以决定林丹汗不在时的蒙古诸部事务及未来蒙古人民如何建设家园的发展规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