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3章 大佛寺(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兰州城东南角的普照寺,是一座唐代贞观年间修建的寺庙。寺庙坐北朝南,殿台楼阁俱全,在这西北地方可谓宏伟已极了。普照寺内最为出『色』的景物,莫过于绘于墙上的一副大悲观音佛像,画像呈十一头,四十二臂,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外来香客游众见至莫不叹服。普照寺也因此画像被称为大佛寺。

    除了这副巨大的佛像之外,寺内还有一座元代修建的*殿,殿内供奉着一架木制玛尼*,高10米,八面六层,每面每层各塑佛像一尊,计四十八尊法像。*虽然巨大,但是成年人用力一推便能转动,设计可谓是十分精巧了。

    孛儿只斤.图鲁拜琥半个多月前来这里欣赏佛像和*时,还忍不住啧啧称奇,以为鬼斧神工。

    不过今日他故地重游,看着*前挂着的“*恒转”四字时,脸『色』却有些木然。他此时心里不由在思考着,自己居然会被那些看起来蠢笨的明军抓回来,难道真是应了这四个字?

    一想起自己被那些西宁守军识破行藏的经过,图鲁拜琥就觉得这简直是一场无妄之灾。

    因为去年五世*的求援,在黄教喇嘛和他的极力主张下,卫拉特四部终于和外喀尔喀三部达成了暂时的和解。

    虽然停止了和外喀尔喀三部的战争,但要不要去乌斯藏救援喇嘛,和如何前往乌斯藏,都成了卫拉特内部之间的争执。

    准噶尔部的首领巴图尔珲台吉认为应当先去进攻西面的哈萨克汗国,卫拉特蒙古同哈萨克汗国之间的矛盾起于一百多年前东蒙古达延汗的崛起,迫使卫拉特蒙古迁移向了更西面的草原,从而和占据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发生了冲突。

    这一百多年的战争打下来,两边也已经结成了世仇。1628年,额斯木汗卒后,子杨吉儿汗继位。和哈萨克汗国相邻的准噶尔部,便想要趁着杨吉儿汗还没能真正掌握汗国大权,对哈萨克汗国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以削弱对方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巴图尔珲台吉还认为,黄教喇嘛和图鲁拜琥之间的关系过于密切了。如果带着卫拉特联军前往人生地不熟的青藏地区,联军的指挥权就有可能被黄教喇嘛和图鲁拜琥合作窃取,这自然不符合准噶尔部的利益。

    不过这场卫拉特内部关于朝那个方向用兵的争执,很快便随着林丹汗失踪,后金起兵攻打察哈尔本部的消息而停了下来。

    哪怕卫拉特蒙古再不服气察哈尔部,也改变不了对方是蒙古各部所认可的蒙古大汗的继承者。如果让后金消灭了察哈尔部,便意味着蒙古大汗正统『性』传承的消失。

    对于这一有可能改变蒙古草原格局的历史『性』事件,打击哈萨克汗国和救援乌斯藏喇嘛,都变的有些无足轻重了。

    后金败退的消息传来,无疑是让卫拉特蒙古松了口气。但卫拉特各部首领也明白了过来,如果林丹汗不出现,或是蒙古诸部中不能出现一个有号召力的部族,那么蒙古草原被大明和后金瓜分蚕食的局面就是不可避免了。

    正因为各位首领对于这一结局的担忧,使得卫拉特蒙古中救援乌斯藏喇嘛的意见占据了上风。没有了林丹汗这一正统地位的蒙古大汗,那么想要号召蒙古诸部,便只能从蒙古人的宗教信仰上着手了。

    控制着大部分蒙古人精神世界的喇嘛的支持,就成了有志于统一蒙古诸部,恢复蒙古帝国的有力武器。

    在这些蒙古首领当中,最为积极的莫过于孛儿只斤.图鲁拜琥了。为了探明进藏的路线、明人对于乌斯藏的态度、乌斯藏黄教喇嘛们愿意付出的代价,图鲁拜琥便冒险伪装成了外喀尔喀蒙古前往乌斯藏熬茶的成员,所谓熬茶其实就是布施的意思。

    在以往,甘肃官兵并不会为难这些前往青海、乌斯藏熬茶的蒙古人。一来容易引起双方之间的争执;二来这些熬茶的蒙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