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4章 来自欧洲的交流(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时报开办数年之后,终于从当初皇帝自娱自乐的小报,变成了足以影响大明舆论的重要宣传机构。这种影响力上的变化,同样也造成了大明时报社政治地位上的变化。

    这也使得大明时报社从原先东厂旧址搬了出来,搬迁到了京城图书馆和同文馆隔壁,一处占地将近10亩的大宅子内。至此,大明时报背后那若隐若现的东厂背景,终于开始不被人提及了。

    这座大宅子是一座典型的京城四合院格局,十分之四的建筑加上十分之六的园林庭榭,正附和了明人居住在城市内,却又无时不刻想要亲近自然的审美观念。这样的建筑对于二十七岁的亚历山德罗来说,无异是一种令他想要赞美上帝的杰作。

    亚历山德罗,一名出身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严格来说他还不能被称为画家,只是一名结束学徒生涯不久的画师而已。像他这样的无名画师,在意大利可谓是比比皆是,亚历山德罗也是诸多画师中较为寻常的一个。

    他从老师的画室内毕业之后并没有留下替老师工作,而是来到了罗马,试图在这里闯出自己的名头,从而开辟自己的画室。不过显然一个没什么特色,又没有得到贵人赏识的画师,是不能在人才济济的罗马城内出头的。在罗马流浪的这三年,除了替教堂修补圣象和打一些零工维持生活之外,亚历山德罗没有创作出一副称得上是作品的画作。

    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回乡下老家承继家业时,刚好遇到了中国使团前来访问教廷的事件,中国使团还在招募一些特殊技能的人手前往中国。亚历山德罗于是决定在放弃自己的画家生涯之前,前往遥远的东方去冒一冒险。

    他向中国使团开出了300荷兰盾的年薪,并愿意签订三年的雇佣合同。虽然亚历山德罗极力鼓吹自己的画技,但耶稣会的教士很快就揭破了他的处境,不过是一个没有作品的无名画师而已,年收入不会超过100荷兰盾。

    不过鉴于亚历山德罗是唯一一个应募使团的西洋画师,而威尼斯画派画作的华丽色彩及世俗气息也令中国使团的带头人极为满意,于是他最终还是被中国使团接受了。年薪降到了200荷兰盾,不过使团表现愿意负担他往来的船费,当然是在他按照约定完成了三年的雇佣之后。

    在经历了太平洋的惊涛骇浪和各种远航旅途中的艰辛之后,亚历山德罗终于抵达了他幻想中的东方世界,只不过这个东方世界和他想象中的那个并不一致。但是这个现实中的东方世界,却带给了更大的惊喜。

    亚历山德罗觉得,三年时间也许足够让他完成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作品了,那么这趟前往东方的冒险就没有白费。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为一家报社服务,而不是为皇帝或是某个贵族服务。

    在东张西望打量周围环境的亚历山德罗对面,孙之獬正拿着一张素描头像端详着。这正是他自己的头像,孙之獬还是第一次看到同自己这么相像的画像,差不多可以抵得上几位本朝知名画家的手笔了。

    放下了手中的素描之后,孙之獬对着一边的通译说道:“告诉他,现在报社需要一份陛下的标准像刊印在报纸上,只要他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会举荐他成为正式的宫廷画师。”

    亚历山德罗听完通译转述的话语之后,立刻认真的看着对面的孙之獬说道:“请帮我告诉这位大人,就算是让我成为了宫廷画师,我画的每一幅作品,都应当支付单独的报酬给我,一副油画最低不得少于300荷兰盾。”

    对于这名斤斤计较的西洋画师,孙之獬心里颇有些不耐烦,不过想到如果能够在报纸上刊登出清晰而准确的皇帝画像,对于报社在政治宣传上的意义,他最终还是忍下了自己的厌恶感。

    “告诉他,只要他能够完成我的要求,那么今后向他*的每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