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8章 朝鲜和日本(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韩一良三人带着厚厚的一叠文件离去之后,朱由检对着吕琦招了招手,让他上前走到自己面前,这才开口对他说道:“让徐应元带上内务府的一个核算组,趁着这个机会把那些涉案人员的财产转移到内务府的账目上,让他放手去做,出了什么事朕给他顶着。”

    吕琦应了一声,便匆匆下去执行皇帝的吩咐了。当房间内再次剩下自己一个人时,朱由检才再次走到阳台前,观看起了太液湖上的烟波浩淼。虽然他心里很清楚,他的这一句吩咐足以令江南不少人家家破人亡,但是他依然没有任何迟疑。

    因为内务府的资金链快要撑不下去了,虽说内务府掌握了许多赚钱的产业,但是这些产业还都处于扩大生产的时期,并不能抽调出多少资金。而新军的快速扩编,却令内务府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20万人的新军,一年的吃穿用度便不少于800万元,若是再加上对边疆守备部队的一部分补贴,内务府每年就要补贴给军队1500万元。而现在内务府一年的收入大约就在2000余万,剩下的钱还要用来补贴各地赈灾、水利工程及承担宫内的消费,几乎很少能够剩下结余。

    此前从扬州盐商、日本及广南、马六甲城搜刮来的财富,基本上又填补到了教育和医疗的缺口当中。但也唯有如此,这几年大明的财政才能迅速好转,有余力投资于地方的交通建设和对边疆地区进行新田开发。

    也就是说,现在大明这部机器能够毫无障碍的运转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源源不断的金钱投入在润滑着。一旦资金投入开始减少,这部机器也许就会退回到老样子去。没有了朝廷和内务府资金维持的西北诸多交通水利工程,陕西民众在走投无路之下,依然会回到历史的原路上去。

    工业化说起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工业创造了比农业更大的财富,养活了更多人的同时,它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变革。从农业解放出来的剩余人口,在享受了工业所带来的财富和社会便捷之后,他们也就很难再回到乡村去做两脚的牛羊了。

    而在工业中接受过组织协作训练的产业工人,他们所能爆发出来的破坏力,又远远超过那些所谓的变民和农民起义军。

    所以,现在整个大明其实就是在同时间赛跑,要么大明进入到工业革命时代,技术上的大爆发所带来的巨额财富,能够轻易的支撑起因为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从而吸收和养活多余的农业人口。

    要么因为自然灾害大爆发,导致农业大衰退,无法承担的农业人口压垮大明经济,从而掀起改朝换代的战争,打断大明的工业化进程。

    在整个帝国之内,也许只有朱由检自己才能看得到这个庞大的风险,也因此他不顾诸多大臣的反对,一直在积极的推进向海外移民的计划。在目前状态下,向海外移民不仅可以减轻国内的经济压力,还能够为国家在海外获取财富。

    说的难听一些,即便这些移民活不下去造起反来,也不至于会影响到国内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哪怕京畿一带的工坊大叫用人荒,他也要坚持将大量的囚徒和后金有所牵连的家族迁移到海外。

    在他数次分割了江南的行政区划,又通过扬州盐引案、南京科考案打压了江南士绅的势力之后,这一次他终于想要从江南士绅身上挖下一块肉,来弥补大明财政上的缺口了。环太湖一带,也正是江南最为富庶的地区,实力仅次于晋商和徽商的太湖商帮,正是发源于湖中的东西两山。

    朱由检琢磨着,能够从这些人身上挖下一块肉来,总应该能让大明财政再坚持那么一两年了。

    不管朱由检对大明的未来如何忧心忡忡,但是在其他人的眼中,大明的国势都是在蒸蒸日上,特别是那些第一次来到京津地区的外国人。

    富饶、自由及和平,这世上哪里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