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6章 越南战争的尾声一(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吕琦先是向崇祯讲述了春风楼的事,对于这些商会代表的聚会,朱由检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了解了,但并没有发出什么指示。

    吕琦于是便提到了第二个消息,关于出访俄罗斯的商队带回来的消息,及锦衣卫派出人员的不幸身亡。

    朱由检这才有些动容的说道:“令锦衣卫好好安顿他的后事,你以朕的名义去探望探望他的家属,有什么要求,能照顾的就照顾了吧。”

    “是,陛下。臣会向锦衣卫好好交代的。”吕琦低头应和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说道:“沙皇的礼物和国书让人稳妥的送入京城来,至于哈萨克人袭击了我国商队的事,令大明时报的记者去采访商队的幸存者,把事情的经过详细的报道出来,并加以谴责。”

    吕琦虽然心中有些纳闷,大明时报上的谴责对于万里之外的哈萨克人究竟能起什么作用,但口中还是一一答应了下来。

    不过对于朱由检来说,报道哈萨克人的袭击事件和加以谴责,本身就不是给外国人看,而是给本国民众看的。随着每年平均气温的不断降低,甘肃的自然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特别是河西走廊这一块区域,当地绿洲的水源都是来自于祁连山的积雪融化,气温越低,当地便越是干燥缺水。

    而河西走廊的农业不断欠收,当地的民众就越是依赖于商道的维持,但是整个西域地区现在战火不断,也就导致了通往西域的商路风险极高,使得大多数商队现在还是选择了绕道漠北蒙古的远路。

    在这样的状况下,摆在朝廷面前的其实只有两条路,一是源源不断的从内地输送粮食进入甘肃,以赈济当地的民众;二则是发动一场征服西域的战争,打通前往中亚地区的商路,哪怕只是取得了天山南面的地区,也是能够解决甘肃的民生问题的。

    比这时代的人更明白什么叫小冰河期的朱由检,自然知道按照前一种方式去做,估计小冰河期还没结束,大明就要被拖垮了。夺取西域,打通前往中亚的商路,才是解决西北问题最好的办法。

    只不过,大明百姓最不喜欢的就是战争,哪怕是建州女真崛起吞并了整个辽东,大明百姓也很少有人支持收复辽东的战争的。只要女真人不要打进关内,大家就可以相安无事的生活下去了。

    当然,造成大明百姓如此厌恶战争的缘由,便是每一次大明发动的对外战争,百姓不仅要付出额外的税收和劳役,还要把家中的男丁送去作战。但是战争胜利后,那些好处却又被朝廷官员和豪门望族们一一分享,百姓却一无所获。对于这样的战争,人民自然是厌恶的。

    因此,想要发起针对西域的战争,朱由检就必须先发起一场舆论战,先扭转大明百姓对于对外战争的厌恶感,然后在战后释放战争红利给普通百姓,才能扭转大明百姓对待战争的观念。哈萨克人袭击大明商队的事由,无疑成了凝聚人心最好的引子。

    随着王承恩走进房间,向崇祯报告晚膳已经准备好,朱由检终于停下了和吕琦的谈话,起身走去餐厅了。在前往餐厅的路上,朱由检依然还在思索着,和越南的战争究竟已经打到什么程度了。

    被崇祯记挂的越南战争,其实也已经接近尾声了。在大明的策动之下,加上郑氏入侵广西之军的溃败。原本在福安半隐居养病的阮福源终于忍耐不住了,他认为这是广南国趁势统一越南的最好机会,于是亲自跑到了前线,指挥广南军队向北推进。

    于四月末,广南军攻下了升龙府西南方的清河、府里一带,距离升龙府只剩下了百里不到的路程。而卢象升率领的八千陆军军、六千海军也占据了红河下游的奉化、鸿基、海阳等地。

    至于刘兴祚所率领的2万余明军、土司兵及高平莫氏兵,从北面的老街及东面的高平分别出击,将升龙府北面的宣光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