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7章 受降和回家(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能够养活家人,之日本各藩领主相,实在是算得爱兵如子的一位将军了。

    如果说毛利胜家此刻心真有什么人要怨恨的话,那么便是面前这些荷兰人了。明明遇到明军软弱的一塌糊涂,但是对于他们这些日本人却死活不肯退让,这简直是在东协各成员面前羞辱他们啊。

    “这些混账的荷兰红毛番,也是怕死的呢。迟早有一天,我要让这些混蛋知道,我们日本人的刀也是能够砍人的。”毛利胜家不由恨恨的说道。

    真田幸昌和其他日本军官并没有觉得毛利胜家这话有什么不对,他们在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在受降时却没有日本的代表参加,幸好还有一个李晨芳站在那里,让他们可以安慰一下自己,否则真是让人难以忍受啊。

    真田幸昌叹息了一声说道:“说到底,还是日本太过弱小了。如果我们也有大明舰队的大炮,那些南蛮人还会小看我们么…”

    从天寿山祭祀返回不久的崇祯,此时并不知道南洋和西域都有着胜绩正向北京传来。他回到京城不久,倒是先接到了一个坏消息,南京礼部尚书震孟因病去世了。

    虽说崇祯和震孟一向不对付,崇祯认为震孟虽然性格刚直,但是做事却毫无头绪,只会以微言大义批评别人,颇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是以刚刚登基没多久便将他赶回了家去,最后还是看在姚希孟和其他一些官员的面子,方才复起了他。

    重新回返仕途的震孟虽然脾气并未大变,但总算不再动不动公开批评朝廷的改革政策了。他埋头于金陵大学和南方的教育事业,总算也还是作出了一点成绩。此次他生病也并不是什么绝症,只是半年前外甥姚希孟病故,才让他郁郁沉沉一病不起。

    在去世之前,震孟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亲自给崇祯写了一封信件。朱由检看了这封信件之后,也是有些恻然。信其实并没有其他内容,而是震孟向皇帝坦诚,之前他同皇帝对改革政策发生争执一事,今日的大明来看,他当初的固执似乎的确是错了。

    朱由检抬头看了一眼华殿会议室内坐的众人,看着这些大臣们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似乎在等待自己公布震孟的遗书,好决定如何处理震孟的后事一般。他随手便将信件折了折,然后示意王承恩打开边的炭盆,将手的信件丢了进去。

    看着信件渐渐燃起的橘黄色火光,朱由检才平静的说道:“尚书的性子真是始终如一啊,朕虽然不喜他的性子,但还是钦佩这样始终如一的人物的。

    朕看也不用再讨论下去了,以阁臣之礼办理尚书的后事吧。让瞿式耜代表朝廷南下慰问,顺便看看尚书家可有什么请求的,该照顾的便照顾了吧…”

    听到皇帝的决定后,钱谦益等和震孟交好的阁臣顿时松了口气。他们一直担心皇帝还记恨着当初震孟顶撞他的事,要是强行把震孟的后事降低等级,恐怕江南士子要站出来替震孟抱不平了。这几年震孟在南方管理事,还是得到了不少士人的认可的。

    钱谦益也顺着皇帝的口风说道:“既然陛下有旨意,那么尚书的后事这么办了。不过南京礼部尚书也不能空缺太久,是不是今天也议一议人选?”

    温体仁马接道:“现在有资格接任南京礼部尚书的官员,也闵洪学、王铎、姜曰广、黄锦…等数人,臣以为闵洪学娴熟于实务,倒是最适合接任南京礼部尚书一职…”

    南京礼部尚书在过去一直不算是什么好差事,但是在转任资历倒是极为要紧的。资历不够胜任北京六部尚书的,先去南京转一转,回来也顺理成章的位了。只不过自从崇祯登基以来,任官的资历流程被打破了。有资历而无实绩的官员,已经不能向过去那样熬出一个六部尚书和阁臣的位置了。

    南京六部尚书的权力现在也有所增加,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是北京六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