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7章 大明武力的变化(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茅元仪和孙传庭拿着崇祯十一年度的陆军人事任免预案送到了西苑精舍内,向崇祯预先进行了汇报。请

    参谋总长孙承宗虽然身体还是很硬朗,但毕竟已经是76岁的老人了,按照崇祯的要求和孙承宗自己的意思,陆军总参谋部的工作正逐渐的交到了茅元仪和孙传庭两位副总长的身。

    事实,总参谋部下都很清楚,这位帝国陆军唯一的元帅和参谋总长,在两三年内必然是要退下来了。而接下来最有可能够接任参谋总长这一职务的,大约只有三个人选,茅元仪、孙传庭和袁崇焕。

    自从陆军总参谋部创建以来,凭借着孙承宗、鹿善继等人的名望,还有皇帝的极力支持,总参谋部这个新设立的机构很快夺取了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大部分权柄。这种权势随着新军在各处的胜绩而变的愈加强势,使得官集团再也不能如以前那样凌驾于军事集团之。

    但是,总参谋部是否能够把这种强势继续保持下去,那要看接任孙承宗的下一任参谋总长的个人能力了。目前总参谋部内部的观点,茅元仪资历过于浅薄,且性格软弱了些,实在是难以带领总参谋部继续保持对于官集团压力下的独立性。

    而孙传庭和袁崇焕两人,不仅都具有进士身份,且个性都较刚强,有他们带领总参谋部,倒是不用担心官集团插手军事问题了。只不过孙传庭颇受皇帝信任,袁崇焕则在朝臣的风评甚佳,两人的呼声约在伯仲之间。

    可是大家也很清楚一件事,官们也许能够对内阁首辅的后备人选发表意见,但是自总参谋部以下的武臣却休想搞什么帮派,选择谁接任陆军参谋总长,这完全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见。

    北京陆军军官学校、南京陆军军官学校、西南陆军军官学校、昆明陆军军官学校、广州陆军军官学校,这五所军校培养的下阶层军官,加新式陆军体系,正消灭着将门、边军和卫所等旧军事体系,将大明军队统一在皇帝一人手。在这样的体系下,地方武官想要挑战皇帝对军事权力的掌握,和白日做梦也没什么区别了。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孙承宗卸任已成定局,但是下面的地方武臣还没有急着跑出来抱三人的大腿,而是等待着皇帝的表态。

    不过崇祯似乎依然还在观察着这些总长的后备人选,并没有对任何一位透露出自己对未来陆军参谋总长人选的意见。

    在两人面前看完了人事任免预案后,朱由检提笔划掉了几行字,又添加了几行字后说道:“安东侯于敌后征战几十年,开创东江一镇,只授予将军衔怎么能行,他回京之后即授予大将军衔,并入元老院任职。

    至于东江镇总兵一职,也照着安东侯的意思,令陈继盛接掌。至于东江镇副总兵及铁山郡郡守,则交给孔有德接任。

    调卢象升为义州总兵,尚可喜接任济州第一步兵师团。抽调周三畏、祖宽、阎应元所部组建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团,此三师团合并为第十一野战军,由卢象升统领。第十一野战军防区为,义州、朝阳、兀良哈三旗直到察罕浩特为止…”

    茅元仪听后不由担心的说道:“耿仲明守大连,赵承东守滨海边疆区,陈继盛、尚可喜再接任东江镇和济州第一步兵师团,整个北方岂不都成了安东侯的势力?若是出了什么岔子…”

    朱由检抬头看了茅元仪一眼,随即便向着一边正在思考的孙传庭问道:“伯雅你怎么看石民的担心?”

    孙传庭看了一眼身边的同僚,方才对着皇帝回道:“臣以为,陛下这么安排还是没什么问题的。现在安东侯应当朝廷更为担心北方出事,免的累及了他。再说了,有渤海舰队和东海巡阅府在朝廷手,这些被大海分隔的地方终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的。即便有个别将领被建虏说动,手下的将士也不会全然皆反的。”

    朱由检这才微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