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5章 弱者的选择(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费尔干纳盆地是群山环绕的一个内陆谷地,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既无洪水猛兽,也无恶病流行,加上又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来自中亚的各民族一旦进入此地,大部分就不愿意继续迁移了。

    因此盆地内的人口虽然以乌兹别克人为主体,但这里还生活着上百个少数民族,人口组成可谓是十分之复杂。而封闭的盆地环境,又使得这里的人们和盆地之外的人群有着极为明显的隔阂。

    这种隔阂不仅仅存在于安集延人同叶尔羌人之间,同样也存在于费尔干纳人同布哈拉汗国其他地区的人群之间。可以说,在叶尔羌汗国入侵费尔干纳盆地之前,盆地内的居民对于布哈拉的忠诚就已经相当淡薄了。

    作为下一任布哈拉汗的纳迪尔穆罕穆德,在第一次进入盆地时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仁慈,相反倒是在这些原本就同布哈拉较为疏远的民众面前,他表现出了令这些民众失望的冷漠和无情。

    当然在纳迪尔穆罕穆德看来,这原本就是费尔干纳人为了汗国和保护自己家园应当服出的代价,就如同他治理下的巴尔赫人为了抵挡波斯人的入侵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一般。

    并且因为布哈拉城那些渐渐团结起来反对自己的政敌,还有身体日渐衰弱的布哈拉汗,都不允许纳迪尔穆罕穆德在盆地内多加逗留。他需要一次干净利落的胜利来堵住政敌们的嘴,然后尽快返回布哈拉稳定朝局,好顺利接任汗位。

    然而纳迪尔穆罕穆德对于费尔干纳人苦痛的漠视,使得费尔干纳人迅速的觉醒了。在他们看来,不管是联军这边,还是布哈拉军这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如果非要让他们做出一个选择的话,他们倒是宁可选择联军这边。起码联军这边还想着今后要统治这里,因此只要费尔干纳人不违反他们的命令,人身的基本安全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而将自己当成了救世主的布哈拉军,压根就没想过在费尔干纳盆地长期驻扎下去,他们只想着尽快完成自己的任务,让那些费尔干纳人把积蓄都交出来,免得自家的兄弟挨饿,或者翻越群山去运输粮食。因此只要有一个农户隐瞒了一小袋口粮,都会被施以严刑拷打,以震慑村子里的其他人。

    再加上,明军军官已经对联军部队进行了有效的整顿,从费尔干纳盆地各城劫掠到的物资,也足够联军的日常供应。因此联军的军纪比起私军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布哈拉军要好的多,在联军的军营附近,起码还有当地人摆摊提供饮食,但是在布哈拉军的军营附近,连条狗都看不到。

    当然,随着这种军营附近产生的商业活动,大明的纸币也正快速的在盆地内流通起来,这位为大明纸币向中亚地区的渗透,算是打了一个前站。

    费尔干纳人对于纳迪尔穆罕穆德率领的汗国军队的失望,使得联军这边开始对布哈拉军的行动越来越了如指掌,这为联军在路途上阻击布哈拉军创造了机会。

    而布哈拉援军对收复地区民众实施的甄别和强行服役等政策,更是使得原本期待援军来解放自己的沦陷区百姓,转而开始协助敌人反抗本国的援军了。

    某位主动协助联军防守的那木干城居民对联军士兵好奇是这么回答的:“是的,我依然痛恨你们,但是我的家人也需要活下去,被一个强盗打劫一次,总好过被两个强盗打劫两次”

    普通民众都如此惧怕被布哈拉军解放,那就更不必提投降联军的安集延人了。

    阿尔斯兰率领的喀尔喀蒙古人虽然来自苦寒的漠北,但是自从被大明接纳之后就获得了较为充足物资的补给,加上阿尔斯兰击破藏巴汗王城时从王城的宝库内获得了大量的珍宝,因此阿尔斯兰手下的蒙古人要比叶尔羌人c吉尔吉斯人阔绰的多,加上朱由检在这只军队中安插的大量明军军官,使得这只军队的军纪差不多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