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9章 崇祯的支持(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样纳粮服役了,这还不许别人抱怨几声么。

    钱谦益一向优柔寡断,在两方人员的交替说情下,更是迟迟未能作出决定。新东林党剩下的中间派党员也因为钱谦益的软弱性子而感到失望,开始渐渐为两派所分化。于是左顺门上书事件尚未有定案,新东林党内部倒是差点因此而闹出分裂来了。

    朝中官员不是加入了科学进步党就是新东林党的党员,至于剩下的那些小团体现在都已经差不多自行解散,选择两党之一加入。新东林党的内部分裂,对于科学进步党的党员们来说,就和隔岸观火一般开心,毕竟他们加入政党的目的也是为了上进,新东林党的连续执政,已经让不少科学进步党的党员们甚为眼红了。

    比如温体仁看到左顺门事件的发展之后,就有些跃跃欲试了起来,他同自己的党羽唐世济、谢升商议着,想要趁机再给钱谦益放一把火,让其从首辅的位置上主动退下来。

    就在这样的风雨飘摇的处境中,钱谦益终于决定听取柳如是给他的建议,大张旗鼓的查办此案,但是却一个不杀。这样既能够满足皇帝和党内强硬派的要求,却又不会太过得罪清流和江南士大夫们。

    钱谦益的决定自然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于是清流及江南士大夫的怒火迅速从皇帝转向了首辅和内阁。此前他们对于皇帝的批评还是非常隐晦和注重方式的,毕竟崇祯手中掌握的权力比其兄长和祖父要大的多,这些士大夫们还是有些担心自己和家族会不会受到报复的。

    但是对于首辅和内阁的批评,他们显然就大胆的多了。在大明时报没有发声的状况下,民间舆论几乎就是在一边倒的批判钱谦益和他所领导的内阁,给钱谦益贴上了伪君子的标签,这让钱谦益也是有些惶惶不安了起来。

    不过也就在这个时候,朱由检在崇祯十二年的授爵授勋仪式上,公开表达了对于钱谦益对左顺门事件处理方式的支持,并向众人如此说道:“有些人总想为这些人的行为找借口,认为他们的上书是出于赤子之心,并不带有什么恶意。

    但朕以为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臣民向君父陈述意见的事件,而是某些人试图利用上书为自己捞取个人利益的政治事件。

    大家都很清楚,当前的大明正面临着百年一遇的大旱灾,在这个当口国上下都应当团结一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粮出粮,帮助灾区百姓共同度过难关,这才是大明当前的第一要务。

    但是,就有这么一些官员和缙绅,他们平日里常常把百姓的利益挂着嘴边,可一旦为了百姓的生存动了他们的利益,这就变成了朝廷与民争利的恶政。在朕看来,某些官员和缙绅心中并无百姓,也无君父,他们心中只有自己而已。

    仅仅因为朝廷赈灾会触动自己手中的那么一丁点利益,他们就不惜借助天象示警来恐吓朕,试图挑起朝中的政治斗争,搅黄了朝廷对于灾区百姓的拯救行动。

    朕要在这里说一句,他们这是妄想。就连普度众生的佛门都有金刚护法,知道除魔卫道,方才是真正的大慈悲,难道朝廷手中的政权就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吗?

    为了保证朝廷赈灾各项政策的落实,朕将会毫无保留的支持内阁作出的各项征粮政策。任何敢于抵制征粮政策的集团也好,个人也好,都将会被视为国家之敌,国家将会动用强制性的武力进行镇压,直到消灭”

    自崇祯七年之后,授爵授勋已经成为了每年例行的一项政务。和过去的爵位代表着特权和财富不同,崇祯朝的授爵授勋更像是一种荣誉和身份。而且授爵授勋的对象也从军人扩大到了官员、商人和各行业的劳动模范。

    特别是在崇祯十二年,为了筹集赈灾资金,崇祯下令出售了30个子爵爵位和90个男爵爵位。虽然大明的勋爵已经很少从皇帝那里获得赏赐,但是获得了爵位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