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3章 南京四(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说大明朝的历代皇帝很喜欢让勋贵子弟在锦衣卫挂职做事,但是勋贵们和官一样,都对这个皇帝亲自掌控的情报和司法部门并无什么好感。请毕竟锦衣卫自有传承,挂职的勋贵并不能融入到这个极为封闭的团体之,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将他们从锦衣卫除名,他们无法再利用锦衣卫的任何力量。

    而锦衣卫刺探国内情报时,可并不局限于官集团,勋贵们同样在锦衣卫的监视范围之内。因此,勋贵们对于锦衣卫,也是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黔国公沐天波能够用一纸书接收了南京的军事指挥权,但是他对于南京锦衣卫也只能通报事态并请求协助,并不能要求南京锦衣卫服从于自己。

    此时担任南京锦衣卫指挥使的,是出身南京锦衣卫籍的张名振。他此前跟随夏允彝在陕西进行社会调查,并安抚流民军等事务表现出色,因此进入了崇祯的视野,在经过了几年的培养下,终于升任为了南京锦衣卫指挥使。

    不过从北方返回南京任职的张名振,却发现自己有些难以忍受南方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了。毕竟在北方,每一天他都要打起精神了,否则天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纰漏。

    但是在南方,即便他一个月不出现在官署里,也不会有任何麻烦会找他。难道是因为南方的锦衣卫无事可做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只不过南方的锦衣卫已经差不多被本地官吏给同化了,他们对于公务的事都是能拖拖,能往外推往外推,除了每个月街收例钱,其他时间是关起门来过小日子的乡下土财主的德行。

    张名振一直试图想要做些什么,但是南京锦衣卫支持他变革的人数太少,而本地的勋贵、官也不乐意他在锦衣卫内部大动干戈,搞乱了南京的社会治安。

    因此当黔国公沐天波因为南京守备府和南京京营的混乱状况大动肝火,向他通报预备打击那些违法军纪的将士和挂职的勋贵后,他很快选择了配合沐天波,并打算将南京锦衣卫内部也顺势整理一次。

    于是当张衡整理出一团多人马时,张名振也派出了一队锦衣卫人手给沐天波,协助他接下来对整个南京烟花之地的扫荡。

    作为南京京营的编训参谋,张衡对于南京十二营人马还是较了解的,因此他只是化了不到半个小时拼凑起了一团余人马,这些都是往日操练较为听话的将士。

    剩下的半个小时,主要还是用在了把这些从各营抽调出来的将士整合为新军的团级编制。当沐天波和陈新甲、临淮侯走到校场时,张衡已经将四营人马集结在校场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张衡能够整合起一个团余一个营的力量,沐天波还是较满意的。虽然这些将士的列阵水平还是差了些,但是精气神还算过的去。

    一个新军的营级单位约700-800人,四营人马也差不要三千人了。在这样夜晚,三千执着火把的军士,看起来真是极为壮观的。有这么一刻,陈新甲是感到有些后悔了,他担心这样的三千人马放出营去,会不会弄的南京大乱。

    不过沐天波却毫无顾忌的走了校阅台,对着三千将士大声的说道:“某是黔国公沐天波,我的祖先是跟随太祖爷打天下的黔宁昭靖王。

    我奉陛下御令视察南京军务,却不料南京京营不仅营务混乱,官员毫无尽责之心,甚至连基本的军纪都维持不了。我之前已经听说了,营将士的军饷之前一直都是延后三个月发放,有些人因为得罪了官,还被恶意扣押到了六个月。

    但是,你们的军饷朝廷从未拖延过,陛下更是时时督促总参谋部要及时下发粮饷,不可使将士们饿着肚子保家卫国。

    所以说,这南京大营的某些将官可真不是个东西。他们拿着你们的军饷出去花天酒地,却让朝廷和陛下来背这个黑锅,你们能够忍受吗?”

    下面的将士顿时哗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