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9章 崇祯的理想(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换上了铠甲的崇祯骑着赤风出了马伸桥西门,西门外官道两侧平坦的地形,此刻到成了明军列阵的大校场。

    官道北侧站立的是12个骑兵营,骑兵营满编制是250人一营,不满编制的则是200人上下。这里有第一骑兵师4个营,第5骑兵师5个营,加上御前亲兵马军和锦衣卫陆续调拨来的骑兵约3个营,总计大约为2700人左右。

    虽然骑兵人数还不到3千,但是配上5千多匹马,气势之磅礴还要超过居于官道南侧的第4师6营将士。

    而居于以上两者之间的,是排成了5列纵队的一营火器步兵。这是以御营亲兵为核心,加上从留守京城的第六师调拨的一个营,和从第四车骑师挑选出来的,熟悉火器的士兵混编的两营步兵之一。

    这两个火器营都是六连的大编制,每连125人,每营为750人。三个连队装备了带刺刀的轻火绳枪,二个连队装备了重型火绳枪,还有一个连队装备的是新近研发成功的燧发火枪。

    站在这片旷野上的将士不过7千出头,加上马匹也不过1万5、6千人马的样子,但是在朱由检的视线里,这已经是一只能够遮蔽天地的雄师了。

    自己呕心沥血花了两年时间,终于练出了这么一支新军,但这只军队究竟在战场上表现如何,马上就将迎来第一次考验。老实说,崇祯心里其实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样,对这场战斗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从马伸桥西门而出后,朱由检便打马从诸营将士面前走了一遭。他侧着头认真观察着这些将士们,注意到他们的脸上表情,或是紧张、或是跃跃欲试、或是有些不安,但是几乎每个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都充满了信赖的神情。

    在崇祯把这只军队当做了自己的依靠的同时,这些将士们又何尝不是把皇帝当做了自己的依靠。毕竟在这个民族主义尚未掀起风潮的时代,忠诚于君主的思想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重新走回列阵出征队伍的正前方,朱由检勒停了赤风后,扫视了诸军一眼,才开口大声喊道:“马上,诸君就要出兵前往真正的战场,你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将会迎来自己第一场战斗。

    按照惯例,作为统帅的朕,现在应当向你们承诺些什么。比如获取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后,朕应当给予你们多少金钱的奖励;对于在战斗中立下特殊功勋者,朕要赏赐什么样的官职等等。”

    朱由检说到此处停顿了一下,思索了片刻才继续说道:“但是朕想了许久,还是决定不这么做。

    因为在朕心中,再多的金钱,再高的官职,也不及诸君的生命贵重。

    朕觉得,你们应当获得的比这更多。那么朕究竟能够给予你们什么,才能配的上诸君付出的牺牲?朕也同样想了许久。

    朕自幼长于深宫,未尝知晓民间之疾苦。自识字读书之后,曾以为这宫外的世界,是一个兄友弟恭、父慈子孝、邻里和睦、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稍稍长成一些,才听闻我大明北有建奴之叛,南有奢安之乱,各地百姓尚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忧。然而那时朕还是以为,这不过是癣疥之疾,只要我大明君臣上下一心,按照祖宗法度办事,终究还是能够回到太平时节的。

    等到了皇兄突发恶疾离世,朕不得不受皇兄遗命登基,朕才发觉这真实的大明,实在是同朕在宫中的想象相去甚远。

    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农人,吃一顿饱饭都是一种奢侈;辛苦养蚕抽丝的农妇,却从来没有穿过丝绸制作的衣物;修建了无数房屋的工匠,却只能住在破草屋中

    保家卫国的军人不仅得不到尊敬,甚至连自己的家小都养不活;无能之辈窃据高位,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奉公守法之人被人嘲笑,贪污**之徒却被视为能员。对于美好的事物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