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5章 营口三(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走上营口码头那一刻开始,李岩已经预备好了迎接一场激烈战争的准备。作为大明陆军的头脑,总参谋部从不缺乏对于大明敌人的了解,也从不会用想象和猜测来描述敌人的反抗计划。

    作为满清税收的一大来源,满人对于营口的保护同样是不遗余力的。只不过局限于一个内陆落后文明的见识,满人对于营口可能遇到袭击的来源都放在了陆地上。北镇封锁宁锦明军,复州、盖州封锁金州旅顺明军,另外在营口北面三里还有一只一千五百人马的驻军,预防营口受到来自海上小规模的袭击。

    毕竟对于满人来说,一条船能够装上100人已经算是巨舟。他们很难相信有人可以从海上一次运上万人来进攻营口,这样的充足的物力支持对于满清来说无疑是一个神话。因此他们认为,明军派出千人规模的军队从海上袭击已经算是到顶,他们在城外驻扎的这只千余人马已经足以应付营口城内发生的一切变故了。

    而李岩所要做的就是,尽快突破城内满人的抵抗,夺取营口北面的城墙,即便这只是一道低矮的城墙,也比在野外毫无遮蔽的状况下同清军对战强。

    此外总参谋部也很担忧,营口之战会变成另一场遵化之战。当初居于劣势的遵化明军依托城厢街道和后金打了一场巷战,从而拖住了后金军队南下的脚步,为京畿明军集结北上抵抗赢得了时间。

    对于这样的战例,总参谋部自然也是下了很大的力气去研究的。然而研究的结果就是,如果守城方能够拥有足够的抵抗意志和一个较为完整的组织,那么即便是一群平民,在巷战中也能够给最为精锐的明军部队以足够的杀伤。

    因此切断城外清军和城内满人的联系,防止营口变为第二个遵化城,自然也就成为了李岩的另一个作战目标。

    不过当他踏上了营口的码头地面,还没有站稳脚跟时,他才发觉自己的剧本似乎出现了一些偏差。指挥第一批登陆人员控制码头的少校营长见他登陆之后,便立刻跑来向他汇报了一件自己难以处置的麻烦事。

    李岩看着面前的这位少校,也是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他不由向对方开口重新询问了一次,“你说本城的满人守备没有组织抵抗,也没逃出城去,反而带着本城商会的议员跑来向你们投降了?你确定他们不是在拖延时间?”

    这位少校其实心里也是狐疑的很,不过在李岩面前他还略略为那些人辩解了几句:“我觉得应当不会,本地商会的会长是四海贸易公司在营口分公司的主官,他为本城的满人作了担保,还要求我们尽快派人去接收北面的三座城门,以防止城外的清军入城。

    不过按照作战计划,我的营应当首先保证码头附近的绝对控制权,现在如果穿过整座城市去北面的城墙,有可能打乱整个作战计划。所以我需要李参谋你给我授权,让我带上两个连去北面看一看状况。”

    李岩站在原地思考了片刻,便对这位少校说道:“不,你的任务还是不变,守住码头接应后续部队的登陆。两个连的兵力是无法控制住三座城门的,而且如果真的出现了什么突发状况,你带部下来接应我,比我带着他们去接应你要强的多。

    我会亲自带着第二批登陆的营队去接收北面的城门,第三批人马登陆之后就不必执行原计划进攻城内的守备衙门了,让他们控制住从码头到北面城墙之间的主干道。

    只要控制住了码头、通往北面城墙的主干道、北面城墙三处地点,剩下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慢慢再做打算了。能够把清军挡在城墙之外,那可真是减少了我们不少麻烦,这个险值得冒一冒,请带我去见一见那位满人的守备和商会会长吧…”

    李岩在进入军校学习前,就已经在家乡处理过不少地方事务了,因此他的人生阅历比那些一直在军中生活的军官们要丰富的多,对于如何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