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5章 耀州城下二(第1/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按照某些人的看法,每个人的心里都居住着一个魔鬼,所以人类才会有这么多穷凶极恶的匪徒。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人的心中同样居住着一位天使,所以人类的历史上才会有这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公元1639年站在耀州城下的李佑虽然不知道以上这些理论,但他扫视了一眼边这些朝夕相处的同袍之后,便知道自己无法将这些同袍放弃在这里。

    他再次看了一眼数百米外正在做战前准备的满清骑兵,便收敛起了一切绪,向着边的部下发号司令道:“…去通知曹慈恩,令他收拢部队,我部将会竭尽全力替他争取时间。另外我若不幸亡,由他掌握部队撤退…

    刘河你去协助炮兵阵地的守卫,若是况紧急,可以毁坏火炮,不得让火炮落入清军手中。

    现在,把红旗在我边竖起来,所有人上刺刀,布三号方阵…”

    当明军的士兵们看到李佑边竖起了红旗之后,顿时抛却了对于面前这只突然出现的满清骑兵的恐慌之,开始沉默的向边的同伴靠拢,按照平里训练的步骤组建起一个个横队,然后拼凑起了一个三层的正方形空心方阵。

    在今的大明军中,红旗不是轻易可以竖立的,因为红旗只代表着两个意思,或是坚守阵地直到最后一人,或是发起冲锋不接受任何投降。

    李佑现在竖立起这面旗帜,很显然是前一种意思。在长久的集体生活和条令训练下,近卫军的士兵们其实和羊群没什么区别,只要头羊没有死亡或是失去自己的权威,他们总是会优先服从于上官的命令。

    毕竟在平的长期训练中,他们接受的思想教育就是,战场上想要保住自己的命,最好的办法就是绝不脱离团体,哪怕就是剩下了两个人,也要背靠着背进行掩护,这才能够抗击敌军的进攻。

    而作为一个战斗团体,军官的一切命令都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因为这些军官们受到的教育就是如何让团队更好的生存战斗下去,他们的判断比士兵个人作出的判断更为正确有效。如果你自认比你的上官更为出色和优秀,那么你早就被推荐进入军校中学习去了,而不是站在普通士兵中间面对敌人。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反复灌输下,这些明军士兵们看到李佑竖起的红旗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坚守到最后一人的指令,而是我们的指挥官还能够正确的作出判断,那么坚守下去也许还有生存的希望。

    调走了一个排去协助防守炮兵阵地之后,李佑手中还剩下300余人,这些人刚好排成了一个15米*15米的空心方阵,方阵的每一面都列有三横队,每个士兵的手肘都靠着手肘,几乎看不到任何缝隙。

    第一排士兵蹲下,第二排士兵半蹲,第三排士兵站立。当三排士兵共同举枪时,正面看去顿时就成为了一片刺刀的丛林。

    当明军堪堪布成方阵时,清军骑兵已经开始发起了进攻,李佑的战前鼓动于是便只说了一句话:“诸君,祖国需要你们格尽职守…”

    之后马蹄声便淹没了李佑的声音,接下来只剩下了各排军官大声吼叫、火枪开火、刺刀或马刀刺入人体发出的惨叫等各种声音了。

    劳萨冲到明军阵前时已经有些后悔了,他没有预料道明军布阵的速度会这么快,就算是浑河之战中让他难以入睡的川浙军,恐怕也做不到在这么短时间内布成一个方阵。

    如此一来,等他们冲到明军跟前时,面对的就不是一群没有队形的士兵,而是一整只列好阵的军队了。

    骑兵攻击成列明军时,最好的办法自然不是蒙着头猛冲,而是应当采取办法引起明军阵列的涣散,然后再冲破阵列。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劳萨也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停下来了,否则自己这边的士兵倒是要先混乱起来了。

    于是他只能不断的加速,试图利用马匹的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