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9章 国务会议三(第2/3页)  挽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表现?你明是劝谏陛下,暗里难道不是诽谤君父?”

    祁彪佳立刻为左光先辩护道:“左大人比喻的是实施的政策相似,不是把陛下比作亡国之君,倒是崔大人故意把陛下比作亡国之君,究竟是何用意…”

    冯铨马上插嘴道:“真是奇了,把铸币法案比作劫掠民财的亡国之政,却声称并不是把陛下比作亡国之君,这岂不就是掩耳盗铃?”

    就像崇祯不许之前这些前东林党人带歪了会议的讨论内容一样,他也不乐见崔呈秀等人借此向这些前东林党人发难,虽然明面上崔、冯两人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同样喝止了双方的口舌之争后,朱由检便开口说道:“是不是把朕比作亡国之君,左侍郎自己有嘴可以声明,不必你们替他出声。左侍郎你自己当众说明吧,究竟刚刚那一席话是不是把朕比作亡国之君的意思?”

    左光先心里倒是很想承认,“如果陛下你这么做了,难道还不是亡国之君吗?”,不过他看了看左右为自己帮腔的同僚,和一边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崔、冯两人,终于还是没敢把真心话说出来,连累边的这些同僚。

    “臣刚刚比喻失当,只是就事论事,并未有把陛下比作亡国之君的意思。臣还是希望陛下三思而后行,不可为后种下乱国之根源…”

    左光先的改口,顿时让他的气势也减弱了几分,朱由检也不同他纠缠于,这铸币法案实施之后有多大的后患,而是直截了当的说道。

    “既然左侍郎自认并无此意,那么此事就不必再追究下去,咱们还是回到正题。

    铸币法案对于今后的大明会种下什么恶果,朕以为诸位臣僚想的有些过远了。

    在过去数年里,朝廷借款数千万在北方修建了各交通、水利设施和许多中心工业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回报。一旦今年的旱抑制不住,导致北方灾民揭竿而起,那么这些投入了大量资本的项目很有可能就会被破坏。

    以我大明现在的国力,想要在战后恢复这些建设,恐怕没有一二十年是不成的。而没有了这些设施和工业区,国家财政收入将会进一步萎缩,而朝廷的抗灾能力将会进一步减弱。

    而更为麻烦的是,失去了中原地区的物资支持,我国对于塞外草原的统治就会被动摇。诸位可以想一想,一旦这种局面出现,满清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到时候朝廷就要陷入两面作战,一是要平息北方各地灾民发动的暴乱;一是要对付满人对于北方防线的突破。

    一旦让满人冲入了漠南草原地区,则我国西北地区就直接暴露在了满人的兵锋之下。大家都很清楚,蒙古诸部如今愿意臣服于大明,一是我朝能够提供大量的物资于草原;二便是我朝和满清之间的战略态势,以我朝更占优势。

    一旦这两个条件发生了变化,蒙古诸部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忠诚于我朝,那还真是未知之数。

    所以,朕以为,今年这场抗旱赈灾,不仅仅在于灾民是否能够得到拯救,这实际上还关系到我大明朝究竟能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如果今年这个关口过不去,本朝还有什么以后可言,不过是苟延残喘以待天时罢了。朕听说,一个人快要渴死的时候,就算别人给的是毒酒,他也是会迫不及待的喝下去的。本朝现在的处境,何尝不是如此。

    今当先救国,再救民。若是国家都不存在了,这些地方大户对于我们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此事无需再议,大家就此表决吧。朕也想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把自家的财产看的比这个国家还重要…”

    对于郭厚、崔呈秀、冯铨这些官员来说,他们不仅已经同改革捆绑在了一起,这一铸币法案得利最大,同样也是他们。在这种局势下,他们自然是坚定的支持崇祯的主张的。

    毕竟铸币法案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