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智多星吴用(上)(第1/2页)  我说水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机星吴用,字学究,绰号智多星,梁山泊坐第三把交椅。在梁山的职务是掌管机密军师。

    吴用在水浒中颇有争议,一种说法是清初怪才金圣叹评点:吴用乃上上之人,是才高八斗机智忠诚的诸葛转世;另一种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李卓吾的说法: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阴险小人,小儿浪得名耳。为何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呢?吴用在水浒中到底是什么人呢?我们先来读读水浒中吴用的成长经历。

    吴用的出身是乡学先生,就是在乡下教三、五个稚童的私塾先生。书中没有交代吴用是不是参加了科举考试,他自己也没有表白是什么学历,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获得功名?学识如何呢?下面在林冲火并梁山后,推吴用坐第二交椅时,吴用说的一段话可以做个大致的推断:道:“吴某村中学究,胸次未见经纶济世之才。虽曾读些孙吴兵法,未曾有半粒微功。岂可占上!”这段话很能说明吴用没有功名,否则以他自傲的性格他不会时时标榜标榜?他说曾读些孙吴兵法,说话语气很自信,一方面说他有军事才能,另方面说明他读书比较杂,而且自认还有一定的研究。吴用钻研孙吴兵法,是不是也有班超一样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理想呢?本人看很有可能,而且他经常炼武,武力还不错也能印证这点。那么,吴用的真实学问到底又如何呢?本人看学识一般,如果他真是学识高深,起码也要来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吧?他呢?谈笑没鸿儒,往来也无白丁,他交的朋友是晁盖这样的地方小势力。因此,总结此人,吴用是个时时想着出人投地而无真才实学的教书先生。他既进入不了上流社会,也不了解贫苦的社会低层。在晁盖的影响下,思想渐渐涉黑。

    吴用出山干的第一票就是劫取生辰纲。这票生意虽成功,手段极不光明,用的是下三滥的下蒙汗药手法,而且出现很多漏洞。事发后,逼上梁山。上梁山后,挑唆林冲干了老大王伦。这两件事说明吴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狠毒。安定梁山后,吴用没有任何长远规划,既没有诸葛的隆中对,也无明初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帝王之策。唯一的规划是否决了晁盖马上的谢恩而转为积极备战。由于没制定有号召力的政治纲领,梁山在一段时期,没有任何人来投靠,唯一可能加入的黄安也被囚禁而死。吴用的军师才能低劣由此可见。

    但吴用的权利欲望又非常强烈,或者说,认为自己熟读孙吴应该有用武之地吧,他并不把老大晁盖放在眼里,在他心里,他是看不起晁盖的,认为粗鲁的晁盖是因为有钱,才在江湖博了些名声,并无领导本事。在他看来,晁盖的老大位置只是权宜之计,假以时日,未尝不可取而代之。因此,梁山的晁盖时代真正的老板是吴用。

    吴用对花荣等九人的到来很欢迎,亲自下山迎接,对于这九人,吴用分析的很清楚,花荣是这几个人的头,他对花荣神箭大加赞赏,以其拉拢。但是他犯了个大错误,忘了他一生中未来最大的对手,宋江。这伙人是宋江拉来的,是宋江的股份。虽然宋江由于尽孝道没有上山,但是他已经有了入伙的意愿,既如此宋江又怎会让自己的投资缩水呢。而这九人中,吴用要拉拢的不是花荣,而是秦明。花荣能够放弃官职和妹子,就很明显是铁了心跟着宋江的。秦明虽和花荣是郎舅之亲,但他们之间是有仇恨的,花荣是秦明家破人亡的直接凶手。只要稍加挑拨,他们之间很容易拆散。秦明的徒弟黄信唯秦明马首是瞻。王英是见风使舵的小人,他和宋江、燕顺等有夺爱之恨,也是收买的对象。于是,这九人中,就只有花荣和燕顺是铁杆宋派,其他人等属于骑墙派,这样一来,这一伙人被分化。好在,晁盖将花荣得罪,没有对吴用执掌大权产生影响。以后,朱贵对戴宗说:“吴学究是俺大寨里军师,执掌兵权。”说明吴用依然是幕后的当家。

    宋江发配江洲,令吴用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