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醉打蒋门神(上)(第1/2页)  我说水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字坡应该是施公的特意安排,武松光明正大的走入十字坡,经过醉打蒋门神、血洗鸳鸯楼后,人生出现巨大转变,最后却只能乘着夜色黯然离开十字坡,是不是说明十字坡就是武松的人生十字路口?而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偏偏遇见的这两个道德败坏的人,是不是预示着武松命运由此改变呢?

    按照我们的理解,正义的武松对孙二娘使用麻醉药残害路人的下三滥的行径,应当是很痛恨的,毫无疑问也是他打击的对象呀。但是,在张青的苦苦哀求和吹捧下,武松有些昏昏然,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竟然和张青结拜为兄弟。在张青夫妇的影响下,武松的人生观也发生了大的转变,后来的滥杀与张青夫妇是有很大关系的。

    武松到孟州牢城营之后,牢中的十多个囚犯出于好心,向他诉说了管营差拔们的狠毒,他们对发配来的囚犯,如无人情相送,稍有不逊,便打上一百杀威棒,轻则重伤,重则致死,如果还不屈服,便有土布袋、盆吊等私刑将你整的生死不能。武松在做阳谷县刑侦队长时,应该懂得牢房的一些规矩,对管营、差拔们都是些残忍的酷吏,也应是知道的。但是武松性格上的骄傲和年少轻狂让他不肯低头。

    “要打便打,也不要兜拖!我若是躲闪一棒的,不是打虎好汉!从先打过的都不算,从新再打起!我若叫一声便不是阳谷县为事的好男子。”对这些势利小人的不屑一顾溢于言表。

    公正的说,武松这种玩法的下场一般会很惨,弄不好就只有死!

    但武松的傲气也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施恩。施恩知道武松是个英雄,这么傲气的英雄肯定有他的弱点,只要动之以情,施之以恩,他施恩会得到巨大的回报。于是,本来豁出去迎接土布袋、盆吊等酷刑的武松得到的是美味佳肴、新公寓和热水澡等等星级待遇。

    开始,武松还不以为意,横竖是抗上了,吃饱喝足再说。但是接连几天如此,武松按捺不住了,忍不住打听这是怎么回事。武松也是血性汉子,懂得无功不受禄,人家如此恩遇,必然要知恩图报。

    本来施恩是准备在半年三个月后,武松被软化的差不多时,再请他出面的。没想到不到半月,武松就迫不及待了。当施恩装模作样,好像有口难言,不相信武松的能力时,武松又以举天王堂前石墩来证实自己的武艺。并且训斥施恩:

    “你要教人干事,不要这等儿女相!恁地不是干事的人了!便是一刀一割的勾当,武松也替你去干!若是有些谄佞的,非为人也!”可以看出,血气方刚的武松此时讲的江湖义气。除了伤天害理的事,武松什么都可以帮忙。

    就是这样,施恩父子还不放心,最后在他们父子的吹捧下,武松与施恩结拜为兄弟,收买武松的计划才彻底完成。

    平心而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得到监狱长的厚爱,不但招待周到,而且还与小高干结为兄弟,当然是很感激的。此时,冲动的武松想为他们报恩也是人之常情。

    但武松已经不是普通人了,明明是黑吃黑,他还出手相助,因此他的行为是不是仗义?是不是值得?就引起了争论。

    一部《水浒》主旨就是两个字:“忠义”。“忠”是宋江后来极力加进去的,而“义”却是贯穿始终。可惜这个“义”在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模糊,没有原则,没有道德,甚至根本没有是非。在好汉们的心里,基本私欲遮盖公德,按阮小七的豪言“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说的很明白,“义”无所谓公义判断,只是人才的待价而沽,“士为知己者死”仅仅成为某种赤裸裸的彼此利益交换――就看你是不是识货,开不开得起价。

    因此,醉打蒋门神引起后世争议的是:已经贵是打虎英雄的武松,他的仗义行为却是如此的混乱和低廉!

    以武松的聪明,他应该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