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打祝家庄(上)(第1/2页)  我说水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打祝家庄

    三打祝家庄是梁山第一次大规模的外出作战,他正式宣告了梁山走向军事集团。

    三打祝家庄的起因很简单,杨雄、石秀、时迁在投奔梁山的路上,经过祝家庄,时迁手痒,在客店偷吃了报晓的公鸡,引起纠纷,石秀性急,放火烧店,结果时迁被捉,杨雄、石秀请李应出面解救,不成,而转上梁山寻求帮助。起因很简单。接下来就不简单了。

    晁盖听到杨雄等的诉说,非常生气。他认为梁山以忠义为本,干的都是正大光明的买卖,怎么可以干偷鸡摸狗的小人之事,因此石秀等打着梁山的旗号干屑小之事,是坏了梁山的名声,此风不可长,必须杀之以敬效尤。

    他这一翻话立即招到许多头领的反对,这是宋江上山后,晁盖和宋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晁盖上山前也算是地主阶级,家中有些资产,平日是呼朋唤友,日子过得很舒心,根本不了解社会最底层的艰苦生活,他心里所谓的好汉定义就是做顶天立地的大事,因此对时迁这个小人物的所为相当厌恶和痛恨。晁盖的局限就是他的道德行为准则建立在地主阶层的基础上,他不明白梁山生存的基石是建立在普通百姓身上,或者说如何得到社会底层民众的支持才是梁山生存的基本条件,再者他造反过于理想化,想干干净净的造反又怎么可能?

    宋江等多人的反对理由非常充分而具有远见,戴宗甚至说“宁可斩了兄弟,不可绝了贤路”,以死相抗。戴宗的话很有道理,因为梁山要发展,就得扩充实力,而好汉们和兵士的来源更多的是平民百姓,地主阶层和统治阶级是不会自愿上山做土匪的,因此力量的加强更多取决梁山的吸纳政策和用人体系合理,吴用说的更明白:“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意思是梁山要接受的就是这等人,杀他们就等于是断自己路。

    晁盖肯定没看到这一层,晁盖杀人的意图是警告和威慑梁山好汉,不要做小人之事。

    而宋江的反对理由更充分:“哥哥不听这两位贤弟所说,那个鼓上蚤时迁,他原是此等人,以致惹起祝家那来?岂是这二位贤弟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听得有人说,祝家庄那要和俺山寨对敌了。哥哥权且息怒。即日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倒来吹毛求疵,因此正好乘势去拿那。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非是我们生事害他,其实那无礼!只是哥哥山寨之主,岂可轻动?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一是山寨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夥。”

    宋江说的确实是实情,他比晁盖也更具有长远战略眼光。他说的前两条理由是扩大影响和赢得声誉,这是政治需要,后两条涉及的是最现实的经济得利益。现在梁山的人马近万,后勤保障是个巨大的困难,以致要到处抢粮,祝家庄、李家庄、扈家庄的联合就是防备梁山来抢粮的。这三个庄子都是大庄,打胜可解决梁山目前急需的粮草,这是最大的目的。其他的争面子,维护梁山声誉,请李应入伙等等是次要目的。这些是官方理由。这时的宋江说话很谦卑,甚至有些小心翼翼,毕竟是后来者,他不能太强势。万一晁盖不让他出山,或者另派他人,自己的地位就微妙了。所以此时他在试探晁盖的性格底线。

    当然从杨雄和石秀上山就可看出宋江和晁盖的风格了,晁盖首先想到了是什么忠义廉耻的思想教育,宋江想到的却是,好机会来了,借机会可以去收拾祝家庄了,纯粹的强盗思维。

    当然宋江还有隐藏的目的:救石秀等获得他俩的感激,而纳入宋江体系;给社会留下招贤纳士的印象,梁山对人才的招纳是不计较身份、地位、职业、相貌、资历等等,只要有一技之长通通都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