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病尉迟孙立(下)(第1/2页)  我说水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仗引起了宋江的特别注意。

    他关注的是孙立献出的卧底反间计背后的故事。因为作为政客,宋江和孙立单纯的想法完全不同,他不会从纯军事角度看问题,他甚至看的是人性。

    这个计策确实是条好计,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成功,并且相对于宋江赚秦明使用李代桃僵的毒辣,这条计策更显得智慧。以后,张清打入田虎内部,柴进打入方腊内部不能不说是受这条计策的影响。

    计策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实施对象决定了孙立的命运。孙立之计成功最大的保障是必须利用同窗好友栾廷玉的友情和信任,也就是利用了栾廷玉的义气。因此孙立成功的代价是建立在丧失和出卖朋友之义的基础上。单从纯军事角度讲,这非但不是错过,而是大义灭亲。但在在当时梁山就行不通,因为这和梁山以忠义为本的思想背道而驰。

    梁山好汉和兄弟之间的交往彼此都是很坦荡,很光明,很实诚,根本不会防范朋友之间会使诈。这就是义气。梁山靠什么将如此多桀骜不逊、舐血杀人、个性孤傲的好汉们团结在一起的?不就是受“义气”的驱使!手无缚鸡之力的宋江能够镇住这些魔头,就是因为他为人仗义,人人赞颂。因此孙立的出卖义气作为不能不引起宋江的注意和疑虑。

    而加重加强宋江注意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一,孙立的小集团达到8人。分别是:孙立、孙新、顾大嫂、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其中三人孙立、孙新、顾大嫂都颇有计谋。孙新策反了孙立大闹登州,谋划的很成功。顾大嫂是其中的主要帮手,作用明显,而且在东平府救史进时,担任过特务工作,反应敏捷。加上孙立的人望和武艺,登洲派实力非同寻常。

    二,孙立主动献计打入祝家庄做梁山内应,虽然细致谋划的主要是吴用,但具体执行的是孙立,他要随时应付在祝家庄的突发事件,从孙立进庄后立即获得祝家庄的充分信任看,孙立自身应是临机反应敏捷、机智过人的。

    三,孙立拖家带口实施计策很凶险,一着不慎,对梁山损失不大,他付出的是整个家庭。因此在狼窝里,他自己要小心又小心,还要时时注意内部不要出现漏洞和破绽。在祝家庄,孙立上下周旋得滴水不漏,显示城府极深。

    这个小集团俨然集合了过人的智谋、强大的战斗力、积极的团结力,再加上孙立是个综合素质很高的能人,个人魅力、驾驭能力和可怕的城府都超出梁山中许多好汉,这些在梁山发展时期,无疑是股可怕的力量。

    当时的发展中梁山大约有三股势力:一是晁盖等原从集团,人数大约在12人左右。二是宋江派系,人数大约在25人上下。三是散客,这伙人人数少,难成气候。

    现在孙立集团的加入,在梁山就形成了第四股力量,这个集团原有8人,加上杨林、邓飞对孙立的投缘,集团人数已经达到10人。这不是小势力,力量隐然超过了原从集团,特别是他们的团结力,几乎没有离间的条件。这样的一个团队如能为我所用,谁不喜爱?但是孙立会甘心成为宋江的嫡系吗?或成为他重要的军事帮手、政治联盟吗?

    显然宋江很犹豫。孙立清心寡欲,又不贪财好色,收买起来很困难,要获得他的真心就得付出真心实意的感情投资。但是孙立坑害同窗旧友的行为,让宋江产生了一个感觉:对朋友不义的人很难有忠诚。这样没有忠诚的人是不是值得感情投资那?宋江不得不掂量掂量,一方面宋江十分欣赏孙立的能力和本事,何尝不想完全并入自己的集团,加深他在梁山的根基呢?另一方面宋江又缺乏信心,对孙立忌惮,觉得即使对孙立推心置腹,也难保下一个出卖的对象就是自己呢?所以历史上造反的老大,都会选择一个头脑简单的莽汉做自己铁杆兄弟,贴身护卫,也不会选择聪明有城府的人整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