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第1/2页)  牙痕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少庄主向理宗皇上禀明合州军情时,理宗一声叹嗟,并不言语。

    少庄主回到府中,感到郁闷之极。和文正喝酒时,少庄主牢骚满腹。

    文正在少庄主的府上呆了些时日,两个人差不多天天都是饮酒作赋,聊度时光。少庄主犹好丹青,有时,少庄主作画,文正填写诗词。二人惺惺相惜,有时觉得这样过下去也挺不错的。但二人都怀报国之心,静下心时,又觉得烦恼异常。

    这一日,两个人带着酒意,走在临安的街市上,又走出了城。郊外,二人看着一路上的田园风光,还有阵阵的稻花香,心情顿时开朗了不少。看着蓝蓝的天空,嫩嫩的小草,在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全身都有了力气,也萌生了很多念头。

    文正想,其实,人生就是乘着自己的命运之舟,向一个很深很远很神秘的地方划行的过程,而那一次一次奋力划浆泛起的涟漪就是心情。人不要只为自己活着,人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父母爱人孩子也许要做很多不喜欢做的事情,但是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当失望来临的时候,也许会因为贪婪而被对方厌恶,不管做了什么选择,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时间不可能倒流,每个人都要为每个人的过错承担责任。很多时候,错过的就再也回不来了。就算爱过又怎样呢,一段普普通通的感情会让人从此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爱情结束的时候要承受日复一日看不到尽头的痛苦,尽管早已想到了最坏的打算,他觉得他和晓涵不见面了,也没有关心,没有问候,再不打扰,过着各自的生活,他怎能接受这样突然的变故呢。他把自己的整颗心都系在她的身上,心想,哪怕晓涵给他一个苍白的根本站不住脚的解释也好,还以为自己会在他的生命里留下无法取代的痕迹,他不能忘却晓涵肩膀上的牙痕。也许自己在晓涵心中根本就无足轻重,连句分手的必要都没有,象一棵浮萍一样漂走了,游到了小白身边,他有些不甘心。他没法不想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朋友簇拥还是孤独寂寞的时候,他想她想得幸福,想得心痛。他已经努力了,但仍然忘不掉和她在一起的每时每刻,他想,这也许是上天安排给他的一场劫难,要他在这场劫难中历练和成熟。即使她离开了,他也不曾怀疑她对自己的感情,相反,他也坚信晓涵是爱他的。他压抑着自己对她的思念,对她的爱,对她的恨,直到实在无法承受的时候,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失声痛哭,他永远忘不了最后她对他所说的话,想来心还是揪在一起。镜子破了很难再还原,其实过去只是一种人生的经历,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但是感情就象水一样。一旦泼出去了即便干了,痕迹也已深深地印入地下,永远也不可能收回。没有一种伤口愈合不了,只是所用时间的多少而已,可他不知道到底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把她从自己的脑海里彻底抹去。

    少庄主则不同,他总觉得要干很多的事情多。

    少庄主知道余在四川整顿部队的大刀阔斧的政策直接打击了云书、讲史等,昼夜不辍。临安还是全国文化中心,版印刷业为全国之冠,杭刻书籍成为我国宋版书的精华。南宋最高学府太学设在纪家桥附近,规模最为宏阔。它与武学,宗学合称为三”。此外还有算学、书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及临安府学和钱塘、仁和二县的县学。在这些学校之下,还有为数众多的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西湖经过唐宋以来的疏浚和整治,到了南宋时,其繁华已达于极点。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等所谓西湖十景即在此时形成。南宋统治者为了满足其穷奢极侈的享受,先后建造了聚景、真珠、南屏、集芳、延祥、玉壶花园遍布于西湖之上及其周围,正是自六蜚驻跸日益繁艳湖上,宇连接不减城中。有为诗曰一色楼台三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