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自立门户(中)(第2/3页)  新唐?复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能传得到皇上耳中,即使李隆基听到了,又能如何呢?

    元结又吟其《去乡悲》、《贫妇词》二首,其声悲沉,使得李复二人的心也跟着沉重起来。

    《去乡悲》诗云:“踌蹰古塞关,悲歌为谁长。日行见孤老,羸弱相提将。闻其呼怨声,闻声问其方。方言无患苦,岂弃父母乡。非不见其心,仁惠诚所望。念之何可说,独立为凄伤。”是说民众离乡背井的逃难生活,只因在当地实在是生活不下去,才无奈离家,可见其平日过得凄苦。

    《贫妇词》诗云:“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

    则是说贫苦农妇在繁重租税的勒索下无以为生的苦况,道出了贫妇在封建官府压榨下的痛苦心情。

    元结又说起各地贫苦民众生活的具体惨状,以及官府腐败,只知一味盘剥百姓的件件实事,听得二人不由扼腕长叹,李彭都几乎忍不住以拳擂桌了。

    说了一阵,元结口干,倒了杯茶来饮。李复忍不住道:“实在未曾想到,百姓生活竟是如此惨状,之前我虽听说一些,但从不曾知道的如此详细,如今听得元兄所讲,真是令人心痛不已。”

    元结喝了几口茶,道:“二位定是一直在这洛阳生活,只见得这东都的繁华和富庶,所以不知别处民众的穷苦。”

    李彭却摇头道:“元兄此言却差矣,洛阳虽贵为东都,看起来繁华如锦,但我也常听父亲说起,这洛阳城内也有不少的穷苦百姓,平日生活也是难以为继,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不在少数啊。”

    李复听了他们所言,心中所受的震撼实在不小,刚刚救命恩人被贬到千里之外,此时又听说广大民众生活的真实情况,心中泛起的巨浪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他的心房。他对此时的社会黑暗有了直接的认知,竟对于自己此前的犹豫感到一阵可耻,怎能一直仅仅想着设法找到那个不知道存不存在的时空之门,而后逃离这里呢?即使找到了,那个时空之门又将自己传送到什么样的时代去呢?要是把自己送不回现代怎么办?李复忽然想到这一点,不由身上打了一个寒战。

    再说起来,若是自己有能力改善一点这个社会,哪怕仅仅是一点点,哪怕只能让一部分民众生活的更好,那为什么自己不去做呢?自己在以前的那个社会里,就曾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有可能,一定要设法帮助那些穷苦的人,比如捐助他们上学,让更多的人脱离穷困,眼下有了这个更大的机会,自己怎能一直挂念着那个可能并不存在的时空隧道,而不去抓住这个机会,做出实际行动?

    李复的信念一点一点在坚定,摇摆了许久的思想,逐渐清晰起来,此际的他,已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多为民众做一些好事,而不仅仅是生存下去,设法回到现代了。以元结之心,况能为百姓再次出山,想以科举入仕,将来再解民众疾苦,而自己怎能坐而视之,不贡献出自己那份难以估量的力量呢?

    元结和李彭二人见李复沉默不言,面色数变,眼神渐渐变得坚定无比,一股异样的神采浮现在他的脸上,身上也忽然散发出一种恢弘之气,不由大为惊奇。元结望望李彭,李彭则问道:“李兄忽然像是换了个人一般,究竟是怎么了?”

    李复忽粲然一笑,抱拳向元结道:“多谢元兄之言,使我想通了一个大关节!”

    李彭奇道:“难道是李兄恢复记忆了?”元结一听,不知是怎么回事,李彭粗略讲了李复的来历和失去记忆一事,元结才明白,眼望着李复,似在询问是否是此事。

    李复摇头道:“并非此事,但胜过此事!”

    李彭道:“那究竟是想通了什么?能比恢复记忆还重要?”

    李复正色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