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蚩尤血?英雄血(第1/2页)  无限神战之公主收藏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族饮食,以大米为主,山区主食玉米,喜食酸辣,有辣椒当盐之说。——《塞里斯民俗辞典》。

    “当然,”麦恺恩说,“如果嫌再次回收粗大盐块麻烦,也可将筛剩的粗盐放到盆形容器中,用力转动容器,使粗盐卤底向上翻,器中卤水从盆两旁水管溢出,再有顽固的,可以用碾子将盐碾碎然后再洗就可以了。很显然,这一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缺点,比如生产过程中冒着高温,温度很高、盐工劳动强度很大、土方用得很多、产品质量也不高等,副产品造成新的污染……更别提要把盐作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农业及牧业。于是我们借鉴了……千八百年……侯氏联合制碱法并不断改进……”麦恺恩的话说的很快,快到葛列格听不清他一笔带过的说话。

    “目前,几个领头的工匠正在尝试采取真空制盐法,就是将三个真空罐连接在一起,先用唧筒将第一个真空罐内的空气抽尽,由铁管将卤水输入,再用导管将蒸汽罐内之蒸汽输入,此时因真空罐内的空气已抽尽,压力减少,盐卤沸点降低,卤水便在低温中结出精盐,这些盐可从罐底中间的一个孔取出来。然后将罐内蒸汽依次输入第二、三罐内,使卤水沸腾,同样可结成跳舞精盐。用这种方法,可以提炼出纯度更高,杂质更少的精盐。”

    “假以时日,盐的产量达到高峰,不仅可以供应希腊人的日常食用,而食品、化工、冶炼、陶瓷、玻璃、医药等业到时候均离不开盐!”兴致勃勃的说着,麦恺恩却见葛列格一付若有所思的神气,想来是被如过江之鲫的新词儿雷住了。

    “怎么?不相信?”麦恺恩开玩笑的说话,却见这年轻人抬起头来,认认真真的问他:“可是,真的只有这些吗?”

    “我不认为自己餐风饮露的到这儿来,只是为了看一个财源滚滚的盐沼,”葛列格以年轻人特有的执拗和直率认真的说,“我并非歧视商业,但,希腊人与克里特、腓尼基人同为海洋民族,而前两者已经绝灭。面对内忧外患,我们学习魔法和斗气是为了超越极限、学习演讲和辩论是为了振奋人心,学习操练和军略是为了保家卫国,而音乐、雕塑、绘画和诗篇足以陶冶公民的情操,可是,商业,那只能腐蚀社会的肌体,败坏城邦的道德,让公民失去引以为荣的睿哲……”

    “不如说是狡猾,”与葛列格所想的不同,麦恺恩笑得越发欢畅,葛列格在这笑容中看不出虚假的成分,于是他困惑。

    “我很高兴你还知道被尘封河蟹的克里特,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更让我安慰的是你的清醒头脑……衣食无忧的希腊人能够居安思危的不多了,长久的和平已经老了英雄,而年轻的雅典人却死于安乐!不过,那是伯里克利要考虑的问题,轮不到我越俎代庖。但我必须纠正一点,盐,可不是单纯的物产那么简单,虽然不是得盐者得天下,但一切政治生活总离不开酸甜苦辣……咸!”

    “听起来是奇闻,说出去是的笑谈,”麦恺恩用不知从何处摸出来的木杯灌了一气儿水,“但不容置辩的是,几个世纪以来,用来调味和保存食物的盐在人们心中一直享有神圣的地位。希腊的荷马便曾歌颂盐的特质。而柏拉图则认为盐和水、火等元素一样,都是生命最原始、最神圣的构成要素。而在塞里斯,人们一度用盐的多少来判断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是近乎荒谬的事实!”

    “塞里斯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和谐五味之中以咸为首。缘由是盐的生产已有五六千年的悠久历史。《华阳国志蜀志》云,定笮县(今盐源县)……有盐池,积薪,以齐水灌,而后焚之,成盐。此为邛、笮各部最早的取卤煮盐之法,定笮之盐以后发展成巴蜀的产盐区,以至将定笮更名为盐源。而正是因为邛都、笮都各部经济的发展,部族内部已经多有剩余资财和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