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姓侯汾1,看来真是药吃多了。”檀石槐气得差点跳起来:“你怎么一点都不动脑子,你难道逢人就说你是鲜卑侯汾大人吗,你就不知道假扮成高句丽商人?真是笨!以后你每天必须吃十斤鱼虾。好了,你们快去准备进中原的事情!”侯汾沙叶利和若洛涉于立刻如蒙大赦的跑了出去。(注1:侯汾,鲜卑语是药草的意思,侯汾部自认是出自炎帝神农氏,为纪念神农尝百草的事迹,就以侯汾为姓。)
“好了,现在我们就去弹那些该死的柔然人的jj,各部听令!”檀石槐站起来开始布置出兵的事情,对各部大人下令:“拓跋、意云、思磐、鞬落罗四部前出四十里,作为前锋!兀发、契翰、阙居、柯最、燕荔阳五部为左翼;车盖、麦田、北山、鹿结、吐赖、勃寒六部为右翼;匹兰、密贵、裕苟、提伦、越质、豆留輢、叱豆浑、仆浑八部为后卫;剩下的就是中军。好了,都去准备,三天后兵发乌孙,准备狠狠的弹柔然人的jj!”
…………
布置好出兵的事情后,檀石槐走出帐外,遥望着中原方向,自言自语说道:“七年!再给我七年时间,就可以扫平周围那些该死的蛮夷,将鲜卑整合成一个整体。七年之后,我就会开始回归中原,等我拜偈黄帝祖陵之后,我就要恢复‘轩辕’这个伟大的姓氏!”
※※※※※※※※※※※※※※※※※※※※※※※※
作者注:这个时候的鲜卑还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基本上是依靠檀石槐用武力整合起来的多民族联合体,民族成分极为复杂,各个部落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来自大鲜卑山的正宗鲜卑部落当时都已经比较开化,上层贵族基本都懂汉语、汉字,部落内容已经开始出现封建制度的苗头,而很多后面加入的部落则相对落后,有些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这也是鲜卑各部对中原的态度泾渭分明的原因,正宗的鲜卑部落,如拓跋(元氏)、若洛(慕容氏)、兀发(独孤氏)等部都自认是黄帝轩辕氏后裔,对中原比较有亲近感,而后面依附的部落则没有这种认同感。比较特别的是侯汾部(以后的宇文氏),他们虽然不是正宗鲜卑部落,但他们自认是出自炎帝神农氏,也比较亲近中原。历史上北方各异族自称炎黄后裔的很多,但是得到中原认可的只有鲜卑一家,在中原的正史中,唯一明确是炎黄后裔的非汉族只有鲜卑。
摘录部分史书: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入仕尧世,逐女魃于弱水之北,民赖其勤,帝舜嘉之,命为田祖。
——《魏书》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北史》
——《北史》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遯居朔野。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
——《周书》
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
——《晋书》
※※※※※※※※※※※※※※※※※※※※※※※※
昨天严重感冒,头痛无比,没有按时更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