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闻言陷于沉思,良久,感慨道:“达延以倾国之兵来犯,虽遇卿初折,势必不会干休!嗯,其精锐尚在,是不可掉以轻心!军事赖卿筹划,朕急赦大同、蔚州之军驰援宣府,与卿会合!”
赵韬深表赞同,皇帝在钱宁护卫下回自己营中去了。
拿起锦衣卫谍报看了一会儿,赵韬暗自心惊,谍报上说兀良哈三部在达延引诱下,欲公开反叛。兀良哈三部可集结的兵力潜力可达八万以上。赵韬放下谍报,甚感忧虑。草原之兵,一动便是机动的骑兵,打击面宽,纵深也大。大明在此集结的边军刚好十万,现手中京军不足九万,兵部文书虽称新发骑兵五千早已上路,但目前未到。
赵韬思索再三,与众将商议后,仍然决定大军坚守营寨,与城中成掎角之势。即使大同蔚州军到,仍是坚守。但一定派出所有机动骑兵,穿插敌身后,遇弱便打,遇强便避,使达延无法安心与大明军作战。
曹睿和冯炎各率五千骑兵饱餐后,携带数日干粮悄然出营而去。
斥候回报,达延汗退至宣府北面长城一线,扎下营寨。
午时,宣府城中知府李仁良、卫指挥使段智纷遣使来营,报称宣府城中粮草甚足,士气很高。据闻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欲请皇帝暨亲军入城指挥。
赵韬想了会儿,带使者前往皇帝帐中禀报。
皇帝听完使者所言,抬起衣袖,嗅了嗅,皱起眉头,对赵韬笑道:“定远伯的意见呢?”
赵韬点头笑道:“目前与敌相持之中,谁先动可能都捡不了便宜!故而为陛下计,进城安住筹画全局为妥!”
赵韬见此时大营距宣府较远,命唐丰带五千军前往宣府城外五里处,寻一扎营地址,重结大营。
第二日一早,唐丰遣人禀报,新大营简成。
赵韬派出各方斥候,高度警戒。命全军弃旧营前往城外新营,队伍行军中高度战备,保持战斗序列。皇帝和赵韬居于军中,高度紧张。
快至宣府,杨廷和派使者来报,大同、蔚州之军已经被他集结。除各留下数千守城士卒,两地边军共计六万全部带来,目前正在行军途中,大约距宣府五十多里位置。
皇帝以镇国公朱寿名义,命令杨廷和边军向宣府城外集结扎营。
大营防御安排妥当,赵韬命张天仇和唐丰执掌大营,亲率千骑保护皇帝一行百骑直入宣府。
宣府李知府与段指挥使率属下在城门相迎。见过皇帝之后,众官闻赵韬就是城外连胜数仗,为宣府解围的新晋定远伯,一阵恭维和献媚。
李仁良奏禀道:“皇上行宫臣已有安排,皇上见后再看满意否?”
赵韬随皇帝来到城中一处豪宅。众锦衣卫马上进府警戒。
皇帝看了看,满意笑道:“这城中竟有这般宅子!李大人啊,这是。。。。。。”
李仁良笑着看了眼锦衣卫百户张义,张义禀道:“此宅原系宣府富商周伟的周府,此次卑职查案,发现周伟系鞑靼人坐探。故将周伟收押。前日城中防御吃紧,奉李大人之命,已将周伟及其三子就地正法。这宅子也没入州府。周伟妻女也罚在府中为奴。”
皇帝和州府众人谈了一会儿,李仁良笑着起身拜道:“陛下亲征,连着几日疲乏,臣等暂且告退!行在人手若有不够,恳请陛下告知臣等,臣去为陛下安排!”
皇帝看了眼赵韬,笑道:“行了!朕此次亲征而来,一切从简,从简!”
李仁良见皇帝目视赵韬,马上笑道:“定远伯戎马倥偬,下官在城中有处别院,且为定远伯暂住。不知定远伯之意下如何?”
赵韬笑道:“李大人!本将奉驾入城,不会耽搁太久!多谢大人美意,本将不用了!”
皇帝闻言急道:“赵卿莫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