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九四五 师傅领进门(第1/2页)  我老婆的秘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四五师傅领进门

    刘伯涛在京城,特意与秘书长见了一面。

    “首长,究竟是为什么”虽然现在级别下来了,但刘伯涛一见到对方的面,表现的还是非常的低调,十分关心的问道。

    “以后不要叫我首长了。”对方心灰意冷的说道。

    “在我的心里,您永远是我的首长。”刘伯涛这话说的到不假,毕竟没有对方的提携,自己不可能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

    “伯涛呀,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你说这仕途之路,你争我夺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看了十几遍好了歌,似乎悟出了点滋味来。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想当年,我也曾经看过几遍,总以为这个好了歌所表现出的,是那种消极和颓废,不值得我辈子人研究。

    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还真有了不同的认识,让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好了歌,你仔细的琢磨一下,说的非常有哲理。

    从古代到今天,世事无常,人情冷暖,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在曹雪芹的那个时代传统的人治社会中,伦理道德变得虚伪、败坏,人性恶劣的方面开始扩张,尤其是官场之中,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管你的位置有多高,但心里呀,那时候的多数官员,还真的对现存秩序不得不怀疑,甚至会十分的失望。

    说起来,这应该是当时的那个社会内部兴、衰、荣、枯转递变化过程大力加速的反映,因为那个时候,谁都无法否认,当下的世风,真的是很腐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伯涛呀,我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噢,你现在我估计没有时间来想这些,不像我了,现在有着大把大把的时间,所以,想的要比你透彻一些。

    我得出的结论就是,之所以会是这样,这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当时那些大臣们,也就是当官的人,内心的贪欲与傲慢,让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的大臣官员们,变得肆无忌惮、物欲横流。

    而当时又因为皇家精神约束的缺失,所以,长此以往,导致这些王公大臣严重败坏了社会的整体道德风气和公平正义,导致王朝趋向崩溃,这些征兆都有时代的典型性。

    现在我们后人通过研究才发现,什么王公大臣,还真的没法和曹雪芹相比,他的伟大在于,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极其生动的封建末世社会的讽刺画。

    我揣摩着,当时的曹雪芹曾经尝试着对这些世态加以解说、并试图向陷入迷津的人们,指明出路,所以,才了有他的这首好了歌,试图告诉那些王公大臣的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是什么样的结局。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王朝腐朽的那种无法挽回局面,不论是处于什么地位的人,都无法抗拒命运的。这就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就算是华佗在世,也是救不了他的命的。”秘书长一边品着茶,一边娓娓道来。

    听着秘书长的这番说辞,刘伯涛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是在借古讽今呢

    说起来,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

    这自然会让这些有识之士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

    于是就有了借古讽今,说到底,就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