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运动(2)(第1/3页)  南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铁西瓜”要求立宪的目的没有达到,立宪派开始了第二次和平请愿活动。直隶于4月15日召开了大会,选出了赴京请愿的代表,山东5月份也同样组织了请愿团,各地纷纷开展签名活动(和现在的手法一模一样,这么多年了,咱们还是没有进步);云南自然也不能落后。《南华日报》成了立宪派的喉舌,鼓吹“早一日立宪,则国早一日得安宁;早一日开国会,则民早一日得安生”,秦浩通过朱朝瑛、沈庄等人的串联,将谘议局的议员大都请了来,会议由沈庄主持:

    “诸君,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商量立宪的事情,眼下其他各省已纷纷组织请愿代表,准备入京上书,我们云南,自然不能落于后面,诸位以为如何啊?”

    “沈先生言之有理,我等也应速速派出代表,今日大伙都在此,不妨就趁这个机会商量出一个人选来。”说话的是谘议局议长李增。

    “今日诸位都能赏光,老夫感到不胜荣幸,说句实在话,立宪一事,老夫本也是似懂非懂,全仰仗小婿点拨,方有拨云见日之感,今日聚会,也是出自他的主意。”朱朝瑛提到了秦浩。

    “秦大人现在何处,来了吗?不妨与大伙见面,也能交流、沟通一二。”议长李增知道秦浩的能耐,来了兴趣。

    秦浩笑着从后面走了上来,一抱拳,“晚辈见过各位前辈!”

    台下有人认识,“这不是巡防营秦统领嘛!原来是沈先生的女婿!”也有不认识的问,“这人究竟是谁啊?”回答他的是,“据说这几年红河的发展,都与他有关。现在是临元总兵。”

    “哟!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啊,听说是前几任总督大人跟前的红人,沈大人对其乃是言听计从啊。”

    “可不是嘛!他老丈人办的南华公司全部都是他出的主意,在美国人、德国人、法国人那都有路子,不简单呐!”

    “大家今天能来,我十分高兴,也很惶恐,因为在座的都是云南各界的前辈、头面人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秦浩开始说话了,下面顿时安静了不少,“现在立宪是主流,民意不可违,速速开国会、行宪政才是上策。”

    “可朝廷似乎无动于衷啊?”下面有人应声。

    “朝廷的态度也在变化,前不久革命党人几颗炸弹,虽然没有闹出动静,但也把那些王公大臣吓得够呛,从他们没有杀而只是囚禁的做法来看,应该说态度也已经软了。我想,我们应该加把火,趁这个机会赶紧请愿,抓紧立宪。”

    “对啊!”

    “但究竟怎么请呢?”

    “请愿事简单,派两个代表,带份万民书就够了。但是,光有这些,还不足于让朝廷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是啊,去年请愿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天下大事,至难得,民心也。所谓民意不可违,只要我们将云南的民众全部发动起来,人人知宪政,人人懂宪政,才可图大事。”

    “对啊,对啊!去年朝廷就是说什么‘民智未开,不可奢谈宪政’,倘若真如复生所言,民心可用,朝廷也难以断然拒绝。”

    “朝廷的说辞都是借口,说心里话,朝廷最怕的一是失权,二是失利;只有解决了他的这两个后顾之忧,他才能痛痛快快地立宪。”

    “复生说的有理,阻挠立宪的无非是那些王公大臣,摄政王本人还是倾向立宪的。”

    “诸位可以想一想,如果咱们能在那两个难题上下功夫,事情就将迎刃而解。第一,立宪不是夺权,这江山还是大清的,立了宪,民心舒畅,百姓满意,革命党也无借口,自然天下太平,皇上还不是江山永固!第二,士绅懂经营,最怕就是官府胡乱插手,所有很多人都不敢投资。比方说,上届于总督和去年锡良总督要建设铁路,但是缺少资金,而大伙呢,手里有资金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