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爆发(2)(第2/3页)  南国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坚贞不屈,至死也没有透露起义的具体计划,使得革命保留了成功的可能。清廷还在根据名册全力搜捕,新军中的革命事业面临着夭折危险,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下级士兵自发的起义了。当晚七时,炮队首先发难,到马房纵火,紧接着,工程第八营开了第一枪,四十多名士兵向楚望台军械库集中,准备夺取这个藏有大量枪枝弹药的地方,由于守卫士兵中革命党人的配合,起义军很顺利地占据了军械库。此时,其他标营望见城里的火光,听见了阵阵枪声,知道起义了,纷纷汇集起来向楚望台集中,炮兵在蛇山、凤凰山等地布置了炮兵阵地,炮口直指总督衙门。

    晚上十点半,起义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城里的局面,各起义部队顺利武装并且开始围攻当地反动势力的大本营湖广总督署,打得龟缩在里面的瑞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尤其是衙门旁边的房子起火后为炮兵提供了准确的轰击方位,不时有炮弹落在衙门里,瑞方眼看大势已去,在靠近城墙边的围墙那打了个洞,仓皇奔向江中的楚豫号军舰逃命去了。

    一夜血战后,革命军肃清了城里的顽敌,一面醒目的十八星旗,在黄鹤楼头迎风招展,2天内,武汉三镇全部光复。

    1911年9月25日四川省荣县宣布独立自治,为全川及全国的独立先导。

    10月10日武昌打响第一枪,武昌起义的枪声,犹如一颗火星掉入了火药场,地火在运行、奔突,眼看就要喷薄而出了……辛亥革命大爆发。

    11日革命党人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发《致全国父老书》。

    辛亥革命的爆发绝对不是偶然的,清王朝早就埋下了亡国的种子,区别只是在于何时、何地。当戊戌变法失败、预备立宪以骗局收场后,形势已经根本上不容挽救。“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语见托克维尔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国的形势与法兰西革命前夕的局面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对旧世界的摧毁是他们共同的任务。

    10月12日晨,革命党以黎元洪都督的名义通电全国,宣告武昌光复。同时致电上海,催促居正、黄兴、宋教仁到鄂,并请电转孙中山,促其速回国主持大计。“黎菩萨”也算福大之人,当年甲午海战,这家伙乘坐的“广甲”号不幸触礁,搁浅于茫茫大海。老黎随身带了件救生衣,在海中挣扎一番,漂泊了三个多小时,居然被海浪冲到了岸边,奇迹般地活了过来。由于他出过洋,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被任命为新军协统,以善于治军著称。平时,他注意笼络士兵,待人宽厚,故有“菩萨”称誉,而且老黎脸胖胖的,从外表来看确实是有几分菩萨样;铁路风潮中他是湖北铁路协会的军界代表,因此新军士兵普遍对他有好感。

    由于起义前原定的起义首脑不是被迫流亡就是在搜捕中走散,剩余的威望又都不足,于是革命党只好用枪逼着黎元洪强迫他革命。革命党如此行事自然有他们的考虑:一来黎是当时名将,用他可以慑服清廷,增加革命军的声望;二是黎在湖北新军中得民心,可以号召部属附和革命;三是推举以前并非革命党人的“黎菩萨”做都督可以表现出革命党人并非贪慕权势之辈,可以增加革命凝聚力。

    话这么说倒是不错,张振武等人用枪逼着他做了都督后,武汉到处传言:“原来黎协统都是革命党!”,残敌纷纷投降或逃窜。但这个都督他做的时候是不情愿的,面对既成事实,他真的做起了“黎菩萨”,任你怎么相逼就是不张口,甚至不吃不喝。这家伙鬼着呢,他心里在盘算:革命的声势是越来越大,看样子似乎有成功的可能,但现在还没有定局,不适合发表意见,万一将来清军反攻也能有个回旋余地,等时机成熟再摘桃子不迟。

    立宪派汤化龙原本是谘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