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寒山书屋(第2/3页)  来世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个跟班,蒋宁的两个大丫头,加上四个护院当担夫,八个抬轿子的,再加上二个烧饭做菜挑了些生菜鸡鸭。刘聪自己和刘安各骑了马,一行十多人,队伍也够浩大的。刘聪骑在马上笑道:“这样去做客还真是头一次,连菜也担了去。”刘安道:“还不是少爷您想出来的,没想到少夫人这次倒也答应了。”一路上只听得担夫和轿夫说说笑笑,蒋宁和两丫头坐在轿里却没法和大伙凑热闹。

    徐敬业的寒山书屋也在娄门路上,住落在蒋府的南边,路上花了两刻多钟,不算太远。刘聪他们一行到时,徐敬业一家迎到了门外,香儿跑上来笑道:“宁姐姐,你可来了?娘亲一直念叨着,您也该来了!”蒋宁下了轿,歉然道:“我也一直想着来,可就是怕扰烦先生和师母,下不了心……先生好!师娘好!”认真地行了礼。徐师母迎上来笑道:“师娘一直念叨着,宁丫头也该来了……哟,越发齐整了,做了新娘到底不一样。”

    “徐先生好,师娘好,刘聪有礼了!”刘聪下了马也急忙行礼。

    “怎么担了这么东西,真是破费了,快到里面坐……哎呀,真是不好意思,家里也没有一个帮手。大伙辛苦了……”徐敬业一脸的笑容,这些担子本该有下人接进去。徐师母只叫了两位邻居妇人帮着弄菜,蒋宁带来的下人都反客为主,直奔厨房去了。徐师母乐呵呵地想跟进去,蒋宁便将她拉住,叫人打开礼担,一件件地拿出来看。吃的点心粮果,几坛好酒,补品药材。各人都有衣衫,还送上几匹布料,送给香儿还有不少小玩意和书籍。今日徐先生虽然停了学生的课,却比往日更热闹,古朴的老书屋难得吵翻了天。

    寒山书屋不是很大,但是很古朴精致,花草不多,古树老藤却不少,还有一个小水池和小竹林。几个轿夫和护院难得当了一回“贵客”,跟着无所事事的刘聪在书院里转了一圈,只到香儿和一个丫头来喊他们,才回屋吃酒。说起寒山书屋的来历,徐敬业甚是自得,喝了口酒说道:“说起这寒山书屋,可有些年头喽。老朽处少时,也曾在此验书,那时的先生也姓蒋。二十多年前,先朝的大家蔡邕,蔡中郎避难时曾来些居住教书,那寒山书屋四个字现在便是他的手笔。”刘聪一打听,原来此世也有一位书法名家叫蔡邕字伯喈的,便问道:“那他的焦尾琴就在这里得的?”

    徐敬业笑道:“正是,下人在灶房烧饭,他忽闻得柴和声音有异,急急跑去取了出来。可惜现在他身在突厥,不知是死是活,那个琴应该也带过去了。”两桌男子坐在大堂,只有徐敬业和刘聪两个算是主客,其他的都是人,只是坐着听的份。徐敬业是个教书的茂才,虽没出仕,但在苏州也是个有名的大儒,只是过得清苦些,难得写部戏才有一笔大收入。又因徐师母身体一直不好,大多银子都花在治病上,平时过日子有些捉襟见肘。

    饭后,蒋宁向恩师汇报了最近的一些诗作,徐先生一脸的欣慰。这个女弟子给他长了不少脸面,因为人长得漂亮,在苏州年青人中的名气比他还要盛些。蒋宁也将刘聪的几首献了宝,徐敬业捋着胡子笑道:“看不出来,三思的大作比宁儿的还更好些,看来做诗是要有些天赋才行。”蒋宁脸上顿显得意,听到徐先生称赞刘聪,比称赞她自己还开心。笑着说道:“夫君还想向先生讨教些写戏文的法子,也不知他哪里生出来的想法,竟然想写剧本。”徐敬业哈哈笑道:“这可有些难度,写了也不一定有戏班要的,试试也好,写得多了自然有人会要的。只是这也在辛苦了,你家这么有钱,还挣这点银子做什么?有得累了……呆会找本书拿去看看,看熟了自有门道。”

    对于教佣工识字的事,徐敬业也大加赞赏,说道:“三思,你的想法真是难得啊!很多人都是想识些字,只是没钱读书,如都有你这个想法,穷人就有福喽。难得难得!”三思道:“也想让更多的少年郎来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