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节(第1/3页)  马云如是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网新贵的交流平台,并请了金庸做主持。

    第一届“西湖论剑”,金庸代表所有网民把一个严肃的问题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放到了与会的互联网巨头的面前。金庸说:“你们很忙,也不收钱。从国外调集资本,上市筹钱,规模做得很大,也很成功。但是钱花光了怎么办,维持不下去了怎么办还有一个比方不是很恰当,武侠小说中有一些邪派武功可以把人家的功力吸过来,网络公司要扩大也需要引入国外资金,把资金拿过来就不还给他了,所以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是吸收一些外资也是需要的,将来还需要还给他的。张无忌伤好了,遇到张三丰帮他治一治伤,这就是有借有还的。”

    这也正是互联网在2000年遇到的最大问题。互联网自己搞得风风火火,可是他们以什么来赚钱,以什么来回报投资者呢。这也正是网民和投资者心中自然浮现的问题。

    马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赚钱有一二三四,看得清的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模式,看不出你怎么赚钱的模式说不定才好。全世界的投资者,到现在为止看不清楚微软怎么赚钱,但它是赚钱最多的企业,用传统的思路去考虑网络经济也许并不一定很对。另外,现在在中国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网络正是时候,在低潮的时候,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时候,正是练内功的时候。

    1999年和2000年阿里巴巴战略很明确,迅速进入全球化,进入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于是就带来一些问题,只有兔子的速度,而乌龟的耐性则被忽略了。这也是当时所有互联网公司的特点。从1998年开始的国际国内资本投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热潮,仅仅维持了两年多时间,就急速地跌入了低谷。

    “在2000年寒冷冬天的时候,他就说,我们即使跪着活,只要活着一天,我们就赢了。”阿里巴巴副总裁戴珊至今还对马云当时的这句话记忆犹新。随后的阿里巴巴“重新回归b2b的主业,回到根本,回到中国。所以,用马总的话说就是,在别人最冷的时候我们把门关起来,去把我们的产品做好,等春天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收获。”

    这两三年内谁能养一支军队就很重要了。美国要养300个人非常难,没什么钱赚,公司很快就死了。烧钱太厉害,不说广告费,光每个月的开销就够你死。欧洲c香港都很难,只有中国内地,只有在杭州才能屯兵300。

    三年以后,马云拥有300名平均年龄在30岁c每个人在互联网有5年工作经验的“战士”,这支军队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

    可以看出,马云一直是比较清醒的。幸好马云的理想主义色彩还不至于把他拖离地面,在最关键的时候他还是回到地面上,因此也就有了阿里巴巴今天的发展。

    由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成为最被国际资本排斥的一个群体,这是因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运作中存在着种种不规范的行为。

    2002年互联网经济处于最低潮时,it时代周刊这样描述了阿里巴巴的脱颖而出:过去两年,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就像电梯从天堂一层层地下落到地狱,几乎没有一个互联网英雄能够脱离集体疯狂,也没有一个能够逃离疯狂后的灾难。而依托杭州的阿里巴巴如今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最好的b2b电子商务企业。

    当别的网络公司在风光时期风驰电掣时,阿里巴巴被嘲笑慢似蜗牛,可一旦它们都停滞不前,却惊见阿里巴巴的快速,“其实我从来都是这种速度。”马云笑称自己是一个精于“控制哲学”的人。

    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信心到2003年年底才逐步恢复。“2001年到2003年这3年是阿里巴巴成长的3年。”蔡崇信曾任阿里巴巴财务营运官回忆说。在这3年里,由于公司的发展比较健康,因此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