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六章 策勋十二转(上)(第1/2页)  女状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br/>

    智源一番话欲继续排挤李宛,然而大局已定,既有吏等人的支持,又有皇帝的首肯,作风不检之类的话反而没有什么意义。

    果然,成宗听后笑道:“看来状元公风流不改,这等韵事层出不穷。即使娶了亲,离了京城也是难躲流言呐。”一句话就轻巧的驳回了赵智源的控告。

    婉贞忍着气,辩白道:“赵大人误会了。李宛并非有意要结交名伶,而是交际之时偶然相遇。更何况,后来途中遇匪乃是贪图赶路,带队的都尉询问过我等意见,也是有赵、齐两位大人的首肯,并非恰巧同路的伶人之意。更何况,那伶人当日与众人失散,至今也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只怕也不是所指的内奸。赵大人此言不知是听了何人造谣?”婉贞悄悄回京,没有惊动官府和朝廷,其中详细过程只有当时看到博伶出手的越鸽,和搭救婉贞的李昭两人知道。婉贞回来之后也只跟梁振业、赛燕等人大略说了一下。婉贞不想打草惊蛇,所以真正知道博伶就是南宫少主的人少之又少。

    赵智源一怔,他当时跑得最快,当然不清楚博伶的底细,而是后来道听途说一番妄加猜测,便认定博伶是个内奸。此时被李宛质问,当然哑口无言。

    婉贞提到名伶这个词时留意观察魏家父子的脸色,见魏鸿光神情肃然,并无异样;魏列夫眼睛微眯,脸上神色不变,仅次而已。看来博伶所说与魏家的牵连,很可能只是魏列夫一人经手,而魏鸿光等人并不太知晓。

    礼部尚书何志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李宛结交何人,乃是私事,而主管杭州乃是公事,公私不能相混。就算李宛真与伶人相交只要未有德行亏欠、未有因私废公等举动就不得轻易怪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李宛知杭州府与多方名流豪绅交往,使众人发财解危,乃是大义大智之举,不可斤斤计较。”

    成宗笑道:“连礼部尚书都有此见解,可见李卿之德行并无亏欠之处么。”

    如此一来,李宛杭州之行虽是众矢之的,总算有个定论。

    接下来众人正等待成宗皇帝颁下何种旨意,如何升赏两人时,婉贞忽然又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本奏。”

    “哦。何事?”

    “臣等在冀州途遇匪患。臣有意与之交谈几句。发现他们并非冀州人氏。”婉贞抬起头。微微笑道:“而是越州人氏。”

    她话音一落。四下哗然。这分明就将矛头指向了魏鸿光。

    没想到李宛居然不依不饶了。本以为他有吏部王大人等人保本。安然过关也就算了。这回反而较上劲了!

    婉贞脸上不动声色。心底暗想:便宜别想轻易得!既然是定下军令状。自然要分出个高低上下。我若没事。自然是你们有事了!

    众人正在面面相觑,连成宗也觉得有些诧异。

    他已经决定要提拔李宛,却不成想李宛要弹劾魏鸿光。这下可真有趣了。但还要装作不偏不倚。于是问道:“李卿此言是何意?可有证据?”

    李宛应声答道:“臣所言非虚,而且当时赵、齐两位大人亦在场,臣不敢妄言。臣之所以提出此事,乃是想提醒魏大人:越州并非安然无事。政法有些不经意的疏忽,也会危及百姓安危。”

    魏鸿光脊背依旧挺得笔直,硬声道:“陛下,臣不知李大人从何得知流寇是越州

    更不知道李大人为何因此断定是我越州政法的问题。#上报国恩,下安黎民,明刑严法,尽心尽力。”

    李宛道:“正是这明刑严法,只怕灾荒之年,少有不慎便会逼得良民落草!”

    魏鸿光冷冷道:“刑法乃是国之准绳,有震慑之效!既能够轻易落草为寇,也算不上是良民了!”

    两人正在争执不下,忽然有内侍上殿请示道:“陛下,冀州牧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