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8章 香炉山(第2/3页)  仙都亡归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西北。一路上尽是莽莽榛榛的丛林和悠悠的山川。萧哑再没有使用过灵力,只是不停地走。饥餐渴饮,暮宿山林。

    芳草无边春去尽,鹧鸪愁煞可怜人。离开仙都的时候尚是初春,积雪融化,溪流解冻,如今一路下来眼见大地都换了新绿,溪水潺潺流向远方。

    又一路向前行去,转眼迎来了连绵的春雨。萧哑也渐渐远离了崇山峻岭,一步步踏入了人烟稠密的乡村。每一日的停留,每一次的炊烟袅袅都令萧哑心有戚戚。春雨绵绵,春愁不胜。

    这一日,萧哑来到了一处百余户的村庄处歇脚。他没有向村民借宿的习惯,也不习惯麻烦别人。所以虽然雨势连绵日久,他却依然要么借宿荒村野庙,要么露宿树林田野。

    此时,萧哑露宿在村口一棵大树下,对面就是村里的房屋。在村口的一排土墙垒砌的瓦屋间,有一间简陋的小茅屋。

    在小小的茅屋里,幽暗的火光中,门后倚着一把锄头,一支扁担,墙头挂着一把镰刀,镰刀下面是一副担挑的竹筐。锄头不知用了几年,风刃几乎磨损殆尽,只剩下月牙似的一条银边,倒是磨得闪亮。镰刀满是锈迹,只剩下细细的一条,也早需更换了。已经抽条起刺的扁担瘦哀哀地倚在门后,简陋破旧的箩筐扣在地上。

    屋内,男人一脸愁容不展。他的女人刚为他生了一个孩子,他却高兴不起来,他已经先有了几个小孩。家里一无所有,多了一个人口就等于多了一张嗷嗷待哺需要吃饭的嘴。

    妻子和孩子都睡熟了,男人却睡不着。他打算趁妻子熟睡,将新生儿遗弃到离村子不远的一条水流湍急的深沟里。这是贫困年代贫寒门户的通行做法。除了感到心痛之外并不会接受到道德的谴责。因为道德是有普遍约束力的,一旦问题成为今天你家明天我家轮流都会出现的问题时,道德就会失效。但一想到自己的骨肉要被深沟里充满土腥臭气的水流腐蚀时他的心还是觉得不忍。他想道,还是把孩子送到野地里挖个深坑埋了去吧。想到此处他轻手轻脚地从熟睡的妻子怀里偷下襁褓,没有蓑衣箬笠之类的,匆匆忙忙地冒雨开门出去

    深夜,村外三里多地的野草丛生的溪流边,雨势不停,水流湍急。一个人影站在溪头,男人呆呆地望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心里头空落落缺了一块似的。山那边雨雾斜斜,天色暗而透明,黛翠色的山腰以上彤云密布。男人注意不到的地方,萧哑失魂落魄地站立在溪水边,上游暴雨导致溪水快速上涨,逐渐淹没脚踝,眼看奔着膝盖。溪水里,一个襁褓被树枝挂住,在水草边动荡不停的水面上打着旋子,载浮载沉。一转眼溪头空空荡荡,萧哑也终于转身离去。水面,襁褓渐旋低沉,终于不见。

    贫穷,将人推入深渊。

    失家的猫渐野,失户的狗愈贱。

    萧哑终于分清楚方向,每日太阳从右手边升起又在左后方降落。一路向北,乡村与人烟愈发稠密,人户生活却显得愈发困苦。以前萧哑偶尔走街过户,看到萧哑一副流浪汉的形容,总有心善的人前来施舍,萧哑也照吃不误。可是愈往北走,愈是难得人家施舍哪怕是一粥一粟。

    窄路走得多了,萧哑也慢慢明白了这世道似乎太也艰难了。他所见到的大多数人都是吃不饱饭的。乡村里还好说,只要有一点田地的都饿不死。那些城镇周边的村庄和百姓就惨了。经常有官兵前来催粮催征的,说是西边正打戎族呢。战事已经迁延了五六年之久,民众不胜其苦。

    这一夜,萧哑露宿某村社低矮的神庙内。庙外,一老妇人跪在雨丝里用心摆弄着她并不丰盛的祭品,边喃喃自语:

    “老爷保佑,老爷保佑——保佑今年有个好收成,保佑我家儿子,孙子,还有我媳妇,好事全都进家门,坏事从来不沾身,妖魔鬼怪邪魅统统离得远远的。保佑我儿子千万别出事,全家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