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话 守门、破阵~之四(第1/3页)  问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聚云堂内,无论是三名留下的戎字辈弟子c亦或中庸,甚至是瑞思,看着孙仁义进攻白浨重,都不能不感到惊心!

    白浨重既据守山门,自然只能是守势,主攻权全在孙仁义手上。孙仁义一心欲抢攻那是显而易见,白浨重双脚彻头彻尾未曾移过一寸,倒是主攻的孙仁义攻少闪多,每一次侧身c每一次横移c每一次退步,衣袍上总又要多出一道裂口,攻过四轮之後,左手一条袖子竟已飘落於地,显然对於白浨重的攻势,总是闪得万分惊险!

    因伤而倒卧一旁,素来好胜心极强的李戎央亦大感讶然。

    虽说云梦剑派多英才,但仍有上下之分。以聚云堂四仁而言,堂主于仁在文武双全,无论兵道c剑术c轻身步法c内功各方面,故掌门楚兵玄均给予『通而达之』的评价。且性格冷静,或可称为冷峻,未曾拘泥私情而有所误。聚云堂欲成大事,堂中上下皆知,非由于仁在领导不可。

    负责独身盯梢襄州的王仁政,则素称理智,且天资聪颖c临事不苟,景兵庆称其为:『耐力过人c刚正忠直,兼之善晓军机,且喜怒不形於色。起事之後,我与仁在为帅,若须分兵作战,为将者非仁政不可!』

    聚云堂仁字辈排名第三者为赵仁通,与王仁政二人并为屈兵专收入门墙之中。据说十六年前入派时,赵仁通年方十八,即已文武双全,极获屈兵专赏识。然入门三个月後,却转到了聚云堂来,当时理由并无人知晓。赵仁通来到聚云堂後,於武学不甚专注,仅热衷习兵而已。以如今实力评价,景兵庆则云:『仁通善於谋划破敌,策出必歼,可为我军帐中首席智囊矣。』事实上,于仁在袭攻屈兵专c聚云堂在林家堡起事倒戈的计划,也均出自赵仁通

    聚云四仁中最幼的孙仁义,今年不过三十岁,与戎字辈中居长的李戎央相差不多,时常兄弟相称。两人都缺少心机,且均好武,尝有新学,每每勤练不休,且甚爱与同辈弟子切磋。最常与孙仁义切磋武功的于仁在便曾说过:『单以武学论之,仁义与我齐驱。然以其爱武之心,十年之後,我当败於其下矣!』

    同为聚云堂门人,戎字辈弟子们对於各位师叔的能力也大多了然於胸。如今,却见着几可称为聚云堂武艺最为精湛的孙仁义,不仅攻不破白浨重的防线,甚至落於下风,如何不惊?

    孙仁义攻了几轮,攻之不下还算好的,偏偏连对手何时出手c攻向何方,也全然无法预知!但他并不感到羞愧,只有兴奋之情;可他每次退下之後,又见白浨重一剑点地,不仅不动,更像是全无动过c还是个面无表情的木人,又感十分愤怒!

    这怎麽可能?连攻四轮了,连一次剑交也无,我只能靠直觉闪避,欲招架其攻势,竟全然不能!他那悄无声息的攻势,剑之所指又全是要害,心口c咽喉c人中c双眼既全然不知他攻哪儿,每次闪躲,必得移动全身才可,如此一来,便失去了进攻的可能!奶奶的!他站着不动,活脱脱像个靶儿,可真正的靶儿却怎是我?

    另一边,中庸心里则有了种领悟。

    他懂得了,为什麽回纥没有『第一剑士』!

    懂了这桩,不懂另一桩~白浨重既有如此实力,怎地又从未使出?

    堂中众人均不发一言,瑞思亦极沈默,只轻轻咬着下唇

    阿重,你终於遇到了c终於使出了

    他们不知道,我也不晓得他们有没有遇过,起码我没有。

    没有听过自己的母亲c姐妹在家中被蹂躏时发出的恸哭,没有见过父亲c兄弟被一刀一刀剁下的手指c肉块。没有看过自己的家被打毁焚烧,没有体会过自己的无力

    你都说过,所以我知道。我知道你多麽痛苦c多麽悔恨,如果当年你能守住家门,不让那些禽兽闯入,你的家园不会被毁坏;如果当年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