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七十八~一百七十九(第1/2页)  爱在西元前――美索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一百七十八)

    伊什塔尔大门上有两种动物图案,一是公牛,二是龙。

    牛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没什么神秘的,不过对新巴比伦人(迦勒底人)来说牛可算的上是神秘动物了,因为谁都没见过活的,大门上的这种牛在新巴比伦时期已经绝种了(或许还剩那么几头,但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种族繁衍的最低标准,跟灭绝了差不多,而且也不是一般人能见到的)。

    这种牛就是我们俗称的原牛(auroigenius,又称作白牛,常在希腊神话中露一把脸,在美索地区一般被当作牺牲宰了喂神),也就是家牛它先牛。原牛体态魁梧,肩高1.8米,双角尖耸。古罗马的恺撒同志的《黑森林》一书中曾描述:原牛略小于象,色彩独特,体型巨大,速度超群,无论面对人兽,都不示弱,无法被驯化,就是幼牛也很难驯服。

    原牛在美索地区灭绝后在欧洲地区仍旧欢快的活了两千多年,因为人类的滥杀,公元1627年最后一头原牛含泪告别了人类,这也意味了原牛家族彻底跟地球说byebye。

    虽然原牛没真实的出现在迦勒底人的生活中,但它们生前的勇猛火暴迦勒底人还是非常了解的,原牛代表了风暴神阿达德,所以大门上的原牛虽然有点神秘,但也不至于遥不可及(出差去欧洲就能见到),所以伊什塔尔大门的神秘之处并不在原牛,而是在另一种动物--龙。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最知名度最高的有四种龙,一是中国龙,二是欧洲的dragon,三是美索的“塞卢什”(美索龙的名字叫sirrush,来自阿卡德语的“splendorserpent”意思是“光彩蛇”),第四嘛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恐龙(各位可别想歪了,我说的可是爬行类,不是加引号的哺乳类,再说了“恐龙”的正确写法应该是孔龙,典故出自卧龙先生和他媳妇)。

    牛的中国龙和欧洲的飞蜥蜴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重点说一下美索的“塞卢什”,因为“塞卢什”或许并是人们臆想出来的玩意,很有可能在现实中确实存在。

    先来看看塞卢什到底长什么模样。

    代表了巴比伦城守护神马都克的塞卢什是一个身批鳞甲的混合物:有长着角的蛇头,猫一样的前腿,长着赢爪的后退,长长的尾巴还有象蝎子一样的倒刺,整个一四不象,怎么看怎么觉得不象原装的。

    不过再仔细看一下会发现,“塞卢什在生理学特点上的一致性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单凭想象创造出来的动物。”(科尔德威在1913年就曾经这样说道。)

    但塞卢什的两个前爪实在太不合常理了,而大门上的图案非常清楚,猫爪的特征又很明显,所以科尔德威对此感到疑惑和沮丧,“如果不是那两个猫爪,或许真的可能有过这样一种动物。”虽然这么说,科尔德威在后来的发表的文章中又更新了自己的观点,不但认为塞卢什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把它归入了鸟足恐龙一类。

    或许科尔德威的疑惑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在美索地区所发现的塞卢什并不都长一个样,虽然大多数是前猫爪后鹰爪,但也有四个脚都一样的(不过样子象条营养过剩的宠物狗)。

    那么,塞卢什到底是虚拟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呢?如果是想象出来的,那就啥话都不说了,但如果真有这种动物呢?它会又是什么动物呢?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一百七十九)

    一份由尼二同志授权撰写的建筑碑文上这么写到:“在您(伊什塔尔)的门的范围内我将嵌上威猛凶狠的公牛和怒目圆睁的龙,以使这座门显得更加雄伟壮丽,在它的面前整个人类都将愕然仰视。”

    这篇碑文的残余细节跟现在人们所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