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湖水宛若女子的罗裙,腰肢在前厅一侧弯曲了一个曼妙的弧度,又在厅后盈盈展开,直铺展到左手边的一列厢房前。前方的两间卧房也皆是建在水上,厢房前的道路同连接前厅与内室的廊桥交叉成十字,之后却只在廊桥右侧探出了一段水槛。水槛两旁芦苇丛生,一角的木桩上竟还系了一只兰舟。
行到此处,引路的近侍便躬身道别,说前方已是起居内室,他不便再入内,就此告退了。绛树道过谢,同画阑走向内室,两间卧房四周小廊回合曲阑斜,室中陈设同她在相府的住处相差无几,不过换了一架杏花团蝶的纱屏。窗上湘帘半卷,露出屋后景致,仍是那片湖面,屋后回廊上伸出了横桥连向对面湖岸,桥正中却还建了一座亭子。
绛树一时好奇,便走出房间沿回廊向屋后闲步。亭子距离屋后回廊约二十步,绛树站在亭前仰首望上去,亭子上题着三字“揽月亭”。那字迹与院门上不同,显然不是同一人所写,此三字竟有些像是曹操的笔风。绛树没有多想,走进亭子里四下环顾了一圈,这时节湖上只有稀疏几片新荷嫩叶,那条浅溪正是从这湖中流出。
绛树顺着溪水望去,遥遥看见林中溪水流经之处,有几道石砌走廊,其上或是紫藤与凌霄,或是木香与荼蘼,一旁还有木架的蔷薇。那紫藤廊下悬着一架秋千,绿叶攀缠上秋千索,如今还只是翠叶阴阴,却已能想见花开时节在秋千上看去会是何等的绮丽景致。绛树凝望着那秋千,有一瞬的恍惚,想起多年前的那个春日,她出门游玩时路过母亲房间,偶然听到母亲对姨娘说:“绛儿还没见过秋千,缠着紫藤花的秋千”母亲闺名怜月,偏巧这亭名中也带一“月”字,不期然地就勾起了遥远的追忆。
“姑娘。”身后画阑的声音唤回了思绪,绛树回过头,画阑走来扶住她,柔声道:“这一天赶路劳累,姑娘去歇歇吧。”绛树轻轻“嗯”了一声,转过身走出亭子。金色与胭脂色的夕阳余晖斜铺在湖面上,望去半江瑟瑟半江红,她忽然勾起一抹淡漠的笑,“青琐居这名字,取得真是合适。”琐字同锁,于她而言,的确是要被锁在此处了。
江南的春日过得极快,连日来留宿军营之中,赵云再回到太守府上时,堂前的那树杏花已零落过半了。他在正堂停留了一会儿,恰逢素秋赶来送了趟公文。素秋等候的工夫也闲不住,左顾右盼了半晌,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似笑非笑地问:“对了,绛树姑娘留在将军身边那位贴身侍女呢还以为她是总随侍左右的,怎么我难得来一趟竟赶上她偷懒了”
赵云捧着竹简抬了一下头,“你关心的事情倒多。”他说得虽随意,心内倒也有几分奇怪,只是他知道素秋对琇莹素有成见,这一问里也半含讽刺意味,于是当着她并未多说,只待处理完了事情遣走她,才唤住进来送茶的仆从问道:“琇莹是不是出府去了”仆从摇摇头,“没有,她就在府中。”他停下想了想又道:“她这几日不知是怎么了,一直闷在房中,出门都很少,更不会出府去了。”
赵云怔了怔,缓缓道:“知道了。”他望着那瓷盏中袅袅茶烟,无端地觉得有些不自在。琇莹这几日如此反常想来还是因为那日的事情,许是他当时的话说得重了些,可他也实在不知还能怎样委婉地回绝。偏偏她还是个多心的人,若不去解释安抚,还不知会有什么样的误会。犹豫徘徊了半晌,见那仆从还侍立在一旁,于是终究挥了挥手吩咐道:“你去将她叫来吧。”
侍从答应着下去了,赵云走到堂前,杏花零落燕泥香,满庭新绿渐转苍翠,想来当初在公安一同栽种下的那些合欢与相思树也该是生机盎然了。还未及生出多少感慨,忽闻堂后厢房传来一声惊叫,似乎是方才那仆从的声音,而那后院厢房处也正是琇莹的居所。赵云匆忙赶过去,刚踏进庭院就看见琇莹的房门敞开着,那仆从一脸惊恐地瘫坐在门前,看见他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