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初到杭州(第1/3页)  大宋龙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靖康元年三月初一日,张越先来到了杭州。

    在张越先的记忆中,在小的时候,妈妈教他背诵的唐诗中,白居易的《忆江南》印象颇为深刻。

    江南好,风景旧曾诸。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年)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届满,恋恋不舍地离开杭州。数年后,他在几千里之外,深情的写下了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忆江南》。

    杭州当任知府赵鼎,出城八里,迎接大宋亲王赵构来杭,并安排其入住官方馆邑。张越先见这赵鼎面色清白,身形消瘦,一身官服洗的有些落色,却是熨烫得挺直,周身散发出一股浩然之气,不禁暗自点头:此人必不是贪赃枉法之徒。

    张越先笑着婉拒了赵鼎的安排,说道:“赵大人不必客气,小王已有安歇之所,就不烦劳大人了。”

    张越先在心中暗笑,小王,我怎么也学会这个官场上的应酬了?直接说我是张越先不就得了?那样的话,还不把这个家伙给吓死???哈哈哈。

    赵鼎见张越先无缘无故哈哈大笑,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也陪笑脸,拱手谢道:“王爷真是体察下情,竟为了节省官资而自掏腰包,佩服佩服!”

    赵鼎,今年正好40岁吧,他好象是1085年出生的,到今年,1125,正好是40岁。

    为什么张越先对这个赵鼎如此了解呢?这件事情啊说来也凑巧。

    张越先大学的同班同学赵海洋,是广东高要莲塘镇人。他曾经说过,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45代孙。

    当赵海洋说这些的时候,同班的二十五名学生,有二十四个人都笑了。一个没笑的,当然就是赵海洋自己了。

    后来,张越先与赵海洋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张越先随意问了赵海洋一句:你真的是那个皇帝的后代吗?

    赵海洋拉着张越先回到科技大学13斋的宿舍,从他的皮箱中拿出一本厚厚的、黄旧的书籍,封皮上赫然写着:《赵氏族谱》。

    《赵氏族谱》记载,当地赵氏家族的始祖赵鼎,是宋太祖赵匡胤第7代孙,原籍河南省汴梁县(现开封)。

    赵鼎受秦烩迫害,贬潮州,又移吉阳军(今广东崖县),后在肇庆城西居住,旋即落户高要莲塘石巷村,为赵氏家族在肇庆的第一世族。石巷村现在还保留着赵鼎的故居,里面悬挂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以及赵鼎等赵氏先辈的画像。

    《赵氏族谱》记载,赵鼎在肇庆生有6个儿子,经过800多年的生息繁衍,赵鼎家族后裔在高要莲塘镇已有约4万人,主要分布在莲塘镇的石巷村、上巷村、柑园村、围安村等13条自然村,其中石巷村、上巷村、围安村现在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赵姓人家。仅上巷村赵氏男丁就超过了1万人,从始祖赵鼎至今已40代。

    赵鼎是南宋有名的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曾任河南洛阳令、开封士曹等职。南渡后,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荐任岳飞、韩世忠等爱国将领,有效地组织了军事力量以抵御金兵。他力□和议,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陷害。

    张越先仔细翻阅了这本《赵氏族谱》,对赵鼎这个人印象比较的深刻。没曾想,今天竟然见到了他本人,这怎么不让张越先哑然失笑,怎么不大感意外呢。

    但是,面对古代的一个杰出人物,张越先还能说些什么呢。幸好,以后还有很多细细了解的机会,因此,张越先只是略微与这个人打了招呼后,就带着林衡太向吴金奴二伯父的府邸走去。

    临别时,张越先在心里暗暗地说:赵海洋啊赵海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