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章 成功要趁早(第1/3页)  改变199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叫做成功?

    这种东西很难有定义,不过对于大多数来说,成名发财封妻荫子,这大概就算是成功吧。

    林风还记得张爱玲说过的一句话,成名要趁早,不然也不是那么痛快。

    现在的林风,可算是很早就成功的了。

    一九九七年的时候,在政府的介绍下,杨斌跑到沈阳附近的小韩村,在那里选了2200亩土地,后来又增加了200亩,到了一九九八年,他又从附近的八家子村拿到了900亩土地,一共3300亩。这些土地也就是杨斌后来跻身福布斯富豪的基础。

    此刻,一九九五年,林风就做到了两年之后杨斌才能做到的事情。他在猫耳山的圈地,竟然出乎意料的顺利。

    赵旭日让林风做了一份农业基地的规划,然后交给了市里。

    林风把山野菜加工厂成功的经验夸大了一点,吹嘘之后又剽窃了日后杨斌对沈阳市的忽悠,提出了那个著名的日本菜篮子工程。

    “日本每年蔬菜的需求量是1万亿人民币,其他副食品是1.万亿人民币,如果拿下日本市场的1/3,每年也有7500亿人民币以上。”

    这大话后来忽悠了沈阳市领导,现在用来忽悠穆河市委,简直是一忽悠一个准。

    当然,林风也没敢把话说到杨斌那么大,毕竟杨斌当时已经把事业做的有鼻子有眼了,忽悠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他现在只不过是个初中生,所有财产加起来不过几十万。还大部分都是空手套白狼。欠了一屁股债。想用几十万撬动7500亿人民币的市场,傻子才信。

    所以林风提出了一个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和十年远景。

    这些计划里。他把如何运作农业基地,怎么样一步步地掌握市场控制市场写地非常详细,可谓是耗尽了他三十年人生的所有智慧和经验,也把对未来形势的把握都融入其中,也算是一份不错地作品。

    正是这样一个详尽的计划书打动了市委,市里领导研究之后,决定成立一个工作组。主要的领导就是赵旭日和蒋忠恒,由他们来负责这一块的事情。

    市里的意思很简单,总之那是一片荒地,让林风先去搞。搞好了大家都开心,搞不好林风一个人担着。总之他们不承担任何的政治风险,只坐收渔利。

    林风也乐得如此,只要市里那边开绿灯,他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现在地事情进展,已经不是何有才说的算了。赵旭日代表市里给林风的条件非常的优惠,比如减免农业税和所得税,甚至给了林风一个白菜价,把猫耳山和附近水库村将近800亩的土地转让给林风。

    在林风的建议下,猫儿山村成立了一个村办企业猫耳山集团,由猫耳山集团以土地置换了农风集团的百分之十的股份。林风等于一分钱没花,就把800亩的土地收入囊中。

    猫耳山集团地董事长由何有才担任,蒋忠恒是顾问,集团等于是猫儿山村政治经济合一的组织,村委会成员分别兼任集团及下属公司的各级管理职务。暂时这些都还是虚职,不管任何的事情,很多村人都拿他们的头衔和名片当笑话说。不过一年以后。这些村人的肠子都快悔青了。

    土地问题可算是搞定了。可摆在林风面前地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资金。他自己没钱。这投资可是要真金白银的,总不能把土地拿到手,继续荒芜着吧。

    林风却有办法,他别的本事不多,空手套白狼的本事却不小。尤其是有赵旭日、蒋忠恒和何有才这几个人帮忙,弄钱就更轻松了。

    首先自然是先跟老爸和小姨夫借。老爸林宏新出了五十万,小姨夫周文武出了二十万,而大舅最近的家具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也借了三十万给林风,算是凑足了一百万地本金。

    林风接着又去银行,先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