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第1/2页)  努尔哈赤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万历临终前曾下令册立皇太孙,但未及行,便就离去了。光宗朱常洛继位不过一月,便也跟着走了,现在就要看十五岁的朱由校了,但这个十五岁的皇帝比起他爷爷的爷爷可要差远了,想当年,他爷爷的爷爷也是十五岁登基,但他却少年老成,成熟稳重,不光堂堂正正的登上了金銮殿,还将自己的爹妈立成了皇帝、皇太后。

    但十五岁的朱由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话锋回转,让我们回到光宗驾崩后的灵柩前,灵堂之上,白帐满垂,灵堂之下,白衣满地,灵堂之内,哭声一片。诸大臣入堂哭丧完毕,忽而有其中一人对着太监人群大声喊道:“如今皇帝驾崩,皇长子当可于灵柩前继位,为何却不见其踪影,身于何地也?群监抬头一望,见说话者乃大学士刘一,继而皆低头不语,只是东奔西走,不予回答。

    这时,有一名太监王安(皇帝伴读),见状便上前小声对刘一道:“皇长子此刻被李选侍及郑贵妃等人所藏匿。一一闻,立刻圆眼怒睁,遂一声怒喝:“谁敢匿新天子也?此言一出,只见人群面面相聊,肃穆而呆。少时,王安对他说道:“请几位大人慢走,且不可离去。说完便疾风趋向李选侍所居内屋。

    这李选侍为何这般猖狂,不竟藏匿新君,还敢居住乾清宫,事情还得从朱常洛说起,前面有所提到,自从万历驾崩后,郑贵妃为了讨好新皇帝,便亲自挑选了八名绝色女子送于朱常洛。这其中便有朱由校的母亲王氏和李选侍。李选侍颇得朱常洛的欢心,而王氏死的早,剩下个儿子朱由校无人养,于是朱常洛便将这等任务交给了李选侍,而且他还经常对儿子说:“你当视李选侍为亲母也?

    朱由校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为此造成了他柔弱不堪的一副性格。朱常洛暴毙前,李选侍曾要求封他为皇后。一次,朱常洛召见皇长子出见,问他该封李选侍何位?朱由校不假思索答道:“要封就封皇后,此言一出,搞得朱常洛目瞪口呆,在场人呆若木鸡。经过此事,朱常洛或许是看到了背后的阴谋,一直未曾答复,只给她封了皇贵妃。

    贵妃就贵妃吧;反正还有个郑贵妃,就在李贵妃在屋内整理着朱由校的长袍,暗下计划着前途时,忽然听到有急速的脚步声向屋内走来,出于有意识的防范,他便命朱由校藏于书柜中,朱由校畏畏缩缩,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犹豫时刻,王安夺门而入,径直走向朱由校,二话不说,一把将他抱起,疾速奔出。

    刘一等大臣一见,遂急至前大呼万岁,一捧起朱由校左手,英国公张惟贤捧起右手,二人将朱由校腾空架起,塞入撵中,一路疾行至文华殿,随后群臣皆入,叩头呼过万岁。待事稍有稳定,刘一等人一想,这万岁是救出来了,但如何该原归其位呢?想来想去,他便对朱由校说道:“皇上,如今乾清宫不可居,以臣看来目前陛下暂宜居慈庆宫。朱由校也因心中惧怕李选侍,不得已而从之。

    过一日,周嘉谟、左光斗、给事中杨涟等人也纷纷上疏请求移宫,然当时首辅方从哲却徘徊不定,犹豫其间。刘一见状遂大喝道:“本朝历代以来,焉有天子不居乾清宫,而居太子宫之理?今却是何日?何故延缓也?过几日,到了初五日,刘一偕同众官请求皇帝朱由校即日降旨,命李选侍搬出乾清宫,但朱由校此刻有开始反复无常,优柔寡断,迟迟不肯降旨,刘一等众官得不到消息,于是就一直立在宫门口不走。朱由校无奈,最终下旨,李选侍见势不得已,遂移往哕(yue)鸾宫,至此“移宫案”方才平息,朱由校在大臣们的策拥下也顺利进入了乾清宫。

    京师以北,努尔哈赤得辽阳之地,本想好生休息一番。怎奈刚过几日,便有蒙古国胯儿胯部着里革兔、大里汉把土鲁、巴刚答里汉、石儿胡那革等四贝勒部下两千余骑兵,闻满洲大兵已拔沈阳,欲乘兵荒马乱之际,城池残破之余,窃取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