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九章 绫罗绸缎(第2/3页)  自带锦鲤穿六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行化,也更适合日常穿着。

    但那会的质量跟现在的丝绸,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人力等各类成本飙升,生产厂家为了压缩成本,这产品质量肯定就跟不上了。

    柜台里的丝绸品类非常齐全,不光有寻常的光面或提花的绫罗绸缎,连极为珍稀的织锦缂丝也有陈列。

    营业员的态度很好,热情地给尽欢介绍各种丝绸的特征和适合的用途。

    丝绸料子都不要布票,但价格真的很贵,平均比棉布贵了十好几倍。

    怪不得这里冷冷清清门口罗雀呢,不说丝绸跟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挂钩,除了舞台表演性质的活动,也没人敢正大光明把丝绸穿上身,就是这价格,也不是寻常老百姓能承受的啊。

    最便宜的纱料,是6元一尺,素绸素绢也不超过10元钱,有提花织纹的,都是十几元,最贵的是缂丝锦缎,18元一尺。

    现在棉布的价格,普遍就是7、8毛一尺,昨天尽欢在淮国旧买的棉布,6毛一尺不要布票,那些阿姨大妈差点没挤破头。

    尽欢都是按“丈”为单位买的,1丈是10尺,有3米多,做被面都绰绰有余。

    她恨不得把柜台里面的丝绸,都给包圆了。

    这瑞蚨祥柜台就这么一点点大,但各种名贵的丝绸锦缎都能找到,三大锦的颜色纹样还挺多。

    鲜艳灿烂的云锦,缠枝牡丹金宝地,红花绿叶满地金,富丽堂皇的纹样,让人见之难忘。

    清晰生动的宋锦,蓝底龟背花朵锦,湖蓝地正字织纹锦,无一不是艳而不火,繁而不乱。

    还有具有悠久历史的蜀锦,芙蓉白凤雨丝锦,喜鹊登枝方方锦,锦上添花铺地锦,还有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彩晕锦。

    这些美丽纷繁的蜀锦,已经让尽欢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接着营业员居然还拿出一种渐变效果的蜀锦来,在头顶灯光的照耀下,出现若明若暗,似隐还现的光晕。

    这种蜀锦叫做月华锦,裁缝行话叫“月华三闪”,生动形容了月华锦色彩过渡渐变的过程。

    上辈子尽欢也只是在蜀锦博物馆见过,这种蜀锦在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技艺就完全失传了。

    尽欢毫不犹豫,把柜台里仅有的两块月华锦给全部拿下了。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也是18元一尺,傲娇的身价,的确比黄金还高。

    按照今年的5月1日的黄金价格上涨通知,银行回收黄金的价格,由原来不到2元一克涨到了12元一克。

    黄金才12元一克,缂丝料子就能卖18块钱一尺,这身价难道好不傲娇吗?

    “同志!总金额一共是3264元,你确定要买这么多的丝绸料子吗?”营业员打完算盘再一次确认尽欢的购买意向。

    “我确定,我这就付钱!”尽欢拿出从挎包里拿出厚厚几匝钱来递给营业员。

    现在最大面额是10元的大团结,这些钞票有零有整,光数钱就数了好长时间。

    营业员数完钱也没马上开票,又问道:“同志,你买这么多丝绸面料,自己用得完吗?”

    尽欢屯布料的习惯由来已久,现在遇到绝版的丝绸,又怎么会放过机会?

    真实情况不能据实已告,但她还是语气温和地解释道:

    “这些不是我的,是亲朋好友们让我帮忙带回去的,我们那儿有习俗,嫁娶总是要备上两块好料子的,做被面也好,压箱底也好!

    现在大家都缺布票,要不是为了办婚事儿,大家也舍不得买不要票的高价丝绸料子!”

    营业员这才恍然大悟,做被面料子确实很费,买这么多也就说得通了。

    现在的人来沪江,谁还不给帮亲朋好友带点东西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