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五章 曜变建盏(第2/3页)  自带锦鲤穿六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壶喝茶,禁止使用茶饼,禁止喝抹茶”。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严苛皇帝,铁血的政策一颁布,上到官僚,下到百姓,都必须遵守这个规矩。

    不能再喝抹茶,不能再用大碗大壶,建盏的市场需求迅速下降。

    短短几十年时间内,民追捧的建盏,就好像在我国的历史上消失无踪了。

    这就样,建盏以其特殊的稀缺性,在收藏界掀起建盏大热。

    油滴建盏和兔毫建盏已经足够珍贵,在拍卖会上动辄几百万的拍卖价格,让很多家资丰厚的收藏家,都会望而却步。

    曜变建盏这种珍品中神品,更是不世出的宝贝,有几个被世人所知的建盏,都被妥帖收藏在博物馆内,根本没在拍卖会上现过身,

    私人收藏,谁要有幸获得一件曜变建盏,也会死死捂在手里,轻易不会示于人前。

    其实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国内的陶瓷工艺,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也得到了迅猛告诉的发展。

    现代陶艺大师,复原了建盏的配方和工艺,能烧制出品相美好的兔毫油滴,但仍旧烧制不出传神的曜变建盏。

    尽欢把这盒建盏,珍之重之地放进了空间的书桌上,准备有空的时候慢慢赏玩养护。

    有了曜变建盏这样的神品级别的东西打底,尽欢对后面的箱子更加期待起来。

    接下来的箱子没让尽欢失望,都是古董书画作品,保存措施也做的非常好。

    不管是盒子里的书画卷轴还是作为外包装的锦盒,都用油纸层层包着。

    这样既能隔绝空气的氧化,又能防潮防蛀。

    尽欢随便拆开一个长条形的锦盒,看卷轴应该是篇幅不小的书画。

    慢慢展开了卷轴,里面果然是一副花鸟长图卷。

    尽欢觉得这幅画有些眼熟,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具体的来历。

    画眉、山喜鹊、戴胜、麻雀、白头、斑鸠、太平雀等12种不同种类的珍禽,依次跃然眼前。

    画作非常逼真,画里的鸟儿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鸟儿呈现出百变的姿态,每个鸟儿都极为生动,每一只鸟的情态都不一样。

    鸟儿的羽毛,用淡墨轻擦出形,又以较浓墨覆染,再以浓墨点染重点的头尾。

    羽梢等部位,层迭描绘,反映鸟羽松软的质感,丰富的厚度以及斑斓的色彩。

    枝叶花草的画法也是类似,具有微风拂过的动态感。

    这副画卷既有中国国画的写意,给足人的想象空间,但是同时也有写实的功夫,不但形似而且形似。

    这样写意又写实的国画,纵观整个历史的书画,都是难能可贵的。

    再看落款,是“御笔”儿子和“天下一人”的花押。

    书画界敢自称“天下一人”,还具有超高画艺的画家,非宋徽宗赵佶莫属。

    谁让人家是皇帝里面画技最好的,也是书画家里面官位最高的。

    艺术水平和身份地位,都是一等一的厉害,自称“天下一人”,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这幅花鸟卷轴,尽欢现在知道她之前会觉得熟悉了,这幅画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写生珍禽图”。

    而且这幅画还是正经八百的真品,上面除了宋徽宗的落款,还有乾隆、嘉庆赏鉴留下的衿印。

    嘉庆皇帝还知道点到即止,他爹乾小四却是个盖章狂魔。

    在这幅画上面,乾隆足足摁了28个印章。

    而且尽欢记得这幅画曾流落日国,千禧年后才回流,时间点也算是能对上。

    宋徽宗的作品,大多典藏在各大博物馆,流传民间的非常少。

    偶尔一两件上拍卖台现世,势必会让收藏家们趋之若鹜地争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