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 蜀王府捡漏(第2/2页)  自带锦鲤穿六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手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徐祖爷看尽欢一副欢快的小模样,摸了摸她的头,便带着他一起回去了。

    一到家尽欢径直拉着徐祖爷到了后院,献宝一样地拿出了刚挖出来的盒子。

    盒子上的锁头已经腐朽了,尽欢稍微用了点劲儿就扯下来了,“这锁怎么烂得比木头还快啊?质量不过关啊?”

    “瓜娃儿你就不知道了哇!这匣子是乌木做的,肯定是不容易腐坏!”徐祖爷拿起匣子又仔细瞧了瞧。

    “家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半方,小鱼儿不管匣子里头装的是啥,今天你都赚大发了!”

    乌木,不就是传说中的阴沉木吗,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誉。

    又因为乌木在地底下埋藏千年而不腐烂,被认为有灵性,能辟邪纳福,一直是文玩爱好者们的心头好。

    过三十年后,一串乌木的手串随随便便就会卖出六位数的天价。

    知道是匣子是乌木后,尽欢打开匣子的动作更小心了,但是估计是埋在地下久了,这个匣子内部产生了压强,轻易打不开。

    又舍不得用刀这样尖锐的物品撬开,折腾了好半天,尽欢突然灵机一动——精神力。

    尽欢把精神力化成细小的针状,钻入匣子的缝隙里面,一起发力。

    缝隙大开,尽欢上手一拉,匣子就打开了。

    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团团皱皱巴巴的油纸,尽欢拿出一个纸包打开来一看。

    居然是一对镶着红蓝宝石的累丝金手镯,宝石和金丝都完好无缺,就是颜色有些暗淡。

    这样黄金累丝,镶宝嵌玉的富丽风格,一看就是明朝的特色。

    接着打开下面的油纸包,是耳环,戒指、和一整套的头面(大大小小簪子就有十七八支),都用累丝镶宝石编成了吉祥图案。

    其中簪子还有凤鸟造型,那便肯定是宫廷出品无疑了。

    毕竟明朝的等级制度还是很严的,不是皇族是不能用凤鸟图样的。

    品级妇人一般用的是翟(一种野鸡),晃眼一看相似,但是尾部样子大不同的。

    等这些首饰一一拆开之后,尽欢居然在匣子的最底部,发现了两串白玉禁步。

    也没包裹油纸,乱七八糟缠成了一团,躺在了最底下,丝线也有些朽坏了。

    所谓禁步,就是系在腰两侧的流苏式样的金玉珠串,如果走路步子过大过快,上面的金玉便会相互撞击发出声音,以示警醒要规行矩步,仪态稳重。

    这两串禁步,以缀玉嵌猫儿眼石有主体,荷叶形的白玉提头上面浮雕凤凰造型,层层叠叠的白玉和猫儿眼依次往下排,很是精美。

    至于为什么很随便团在一起,估计是藏宝的人不识货,认为玉石没有黄金容易变现。

    这些首饰一看就是忙乱之下,胡乱用油纸包起来的,又急匆匆地掀开地砖,随便刨了个坑埋到了地下。

    历史上在张献忠用炮火攻进锦城,最后一位蜀王带着妃嫔宫女投井而亡。

    这些首饰估计是王府里面的太监或下人,趁混乱偷来埋起来的,准备安定之后再来取。

    可到最后这盒首饰在地下一埋就是几百年,倒是让尽欢捡了漏。

    尽欢空间里已经有很多古董首饰了,今天这盒蜀王嫔妃首饰还是给了她大大的惊喜。

    毕竟哪有人嫌钱多的?

    再说不是尽欢挖到,等几年后明远楼暴力拆除的时候,还不是便宜那帮满嘴口号,唯恐天下不乱的人。

    他们嘴里说这些是封建遗毒,看到珠宝首饰还不是急吼吼地往自己兜里装?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