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樱花与蓝狐(第1/4页)  无根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此,席应真和傅妫宁就于崂山太清宫住下。

    不知不觉已是过了四月有余,已是洪武六年的三月下旬。

    这四月中,傅妫宁除在席应真指导下每日寅时即起、练功不懈之余,或聆听席应真与张三丰二人谈玄论道,或与宫中小道士出海捕鱼、入林采拮、品茶烹肴、种花弹琴、论文比武,日子过得十分逍遥。

    她从未因席应真、张三丰二人的宠爱而恃宠生骄,沉静透明如琉璃,举止不俗,人又最幼小,故是宫中诸人都甚为宠爱她,尤与朱、李二人极为相得。

    那朱玄清不愧为公认的未来崂山一派之主人选,虽年仅十八,却道学、内丹、武功精深,见识飘逸出尘却又极谙世情。

    崂山虽已处颓败之境,只余数十人在山中,却在他的治理下上下齐心,专心修道练丹,道学内丹竟不弱于前人,故此山中诸道对他敬爱有加。

    傅妫宁最喜与朱玄清相处,只要无事便去找他品茗听琴、练丹论道,朱玄清也极是喜爱她,只要她提出要求,都尽力满足。

    这一日,傅妫宁练完功课,已是午时,坐于山茶树上望去,只见满目青茸,仿佛饱含着生命的汁液,春风吹拂下,绿浪如波,一起一伏中透着几团如霞绯红,突然想起昨日与朱玄清讲的山中樱花,摸摸身边的山茶树枝树叶,道,“明天见”,稳稳跃下树梢,便去三清殿寻朱玄清等人。

    甫至殿门,便觉一阵淡泊中含着幽远的茶香袭来,只听张三丰道,“玄清,你好茶,茶亦有道,茶道为何?”

    傅妫宁走入殿内,只见张三丰、席应真、朱玄清三人呈品字形相向而坐,中间置一竹木茶几,茶几上置着青瓷茶器,水汽瞟缈,茶香浓郁。

    她走到朱玄清身旁,静静坐下,凝神倾听。

    朱玄清放下手中茶盏,沉吟片刻,方答道,“回师祖,徒孙以为,茶道有四:一是尊人。茶杯可谓‘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天大、地大、人更大,品茶时杯子、托盖、杯盖同时端起,则为‘三才合一’;二是贵生。马(钰)祖师有诗云‘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茶宜保健养生、怡情养性;三是坐忘。品茗时应心境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人与自然相互沟通,融化物我。四是无我。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契合自然,心纳万物。”

    张三丰道,“如何达至此四点?”

    朱玄清道,“茶是南方之嘉木,是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故种茶、采茶、制茶时即须顺应自然,品茶时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如春花自开,言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绝无造作。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让心性完全解放,让心境清静、恬淡、寂寞、无为,心灵随茶香弥漫,身心与宇宙融合,自入‘无我’之境。”

    席应真笑道,“张老儿,你又没考到他。”

    傅妫宁也道,“张爷爷,玄清师兄天生就是通玄之人呢。原来茶道还有这些道理,真让小宁今天茅塞顿开。”

    朱玄清抚抚她的脑袋,微笑道,“待会带你去看那山樱林。”

    这时李玄静探头进来,笑道,“两位师祖,朱师兄,你们不饿吗,我今天可是弄了牡丹熘鱼片,再不去,又凉又腥,可就难吃了。”

    众人一笑,饮尽余茶,自去用餐。

    用餐后略事休息,朱玄清便带着傅妫宁和李玄静二人径赴山樱林。

    那山樱林处于崂山的东北角山谷,彼时正是盛开时节,满谷云霞,热烈灿烂,仿佛用尽气力让生命都于此刻尽情怒放。

    三人心神俱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