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八)(第1/3页)  我的军旅生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日,学年论文布置了下来。

    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我决定将上大学第一篇正式论文的选题定为《墨子军事思想初探》。

    墨子是中国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其著作《墨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对其在各方面包括军事方面的研究对于弘扬华夏文化,古为今用具有重大意义。

    墨子的军事思想以防御为主,其在防御方面的许多思想与现实中国的战略思想相衔接。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墨子》军事思想的研究不多,虽有论文问世,但多着眼于某一方面,而且研究范围也多限于《城守》诸篇之中,对《墨子》其他篇目几乎没有涉及,对墨子军事思想作总体论述的还没有。

    军事思想的核心是战争观,战争观又受制于哲学思想,我自认为对中国的哲学思想有一定的造诣,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更重要的是,古代军事思想,特别是先秦,在学术界属于偏门,也容易出头。

    24日。

    在1945年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前期,一名英夷记者问当时的中共主席毛泽东如果双方和谈破裂怎么办?毛泽东当时回答他不相信谈判会破裂。据此有人认为毛泽东当时是有诚意达成和平协议的,但由于国民党缺乏诚意,故而谈判破裂。我不同意上述观点。

    诚然,我不否认共产党与毛泽东有达成和平的意愿,但我同样认为蒋介石和国民党也有谈判和平的意愿,之所以没有达成协议,并非因为哪一方不愿意达成协议,而是因为双方在实质性问题上各不相让。

    毛泽东和英夷记者的谈话并不能证明任何问题,因为毛泽东在当时只能那么说,否则的话他将在政治上限于被动,失去他来重庆所获得的政治优势,因此他只能那么说,这样,他不但可以继续保持已经获得的政治优势,而且还进一步向世人证明中共的和平诚意,从而为以后战争一旦爆发推卸战争责任埋下伏笔。

    近来,美夷的军事东移计划似乎因美国军方的抵制而受到阻碍,但美夷针对中国的部署相信不会因此而中断。

    对于美夷的军事战略,中国可供选择的手段无非有三种,一种是静观其变,等美夷部署完毕之后再针对美夷的部署采取相应对策,此与美夷在公元1949年前后奉行的对华“等待尘埃落定”的政策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它对中国而言可能会导致“制于人”的后果,并非明智之举;第二是在美夷调整过程中因应制敌,应我之变应敌之变,以维持战略平衡,在中国未有足够的把握之前按兵不动,中国目前采取的似乎就是这种措施,但它极易导致与美夷进行军备竞赛的结果,苏狄就是这样被拖跨的,因此我认为这并非明知之举;第三,抢在美夷未准备充分之前,先发制人,打乱其战略家户实施步骤,即先取台湾,否则,等美夷部署完毕之后,不仅对国家统一阻碍甚大,而且对民族安全会造成巨大威胁。

    我之所以放弃了以前台湾不宣布独立即反对对台动武的立场,主要原因是自国民党败选之后,民进党的台独措施已伸向联系两岸的唯一纽带——华夏文化之中,而由于亲民党宋楚瑜的继续分裂,国民党在年内立委选举中的形势不佳,而一旦国民党失去制衡立法院的地位,统一问题的和平解决将更加迷茫,而随着民进党地位的巩固,文化台独的进一步深化,台湾将最终滑向独立。因此,一旦年内立委选举国民党失利,对台动武应在陈水扁任期内完成,否则,推后可能会更难。

    25日。

    看完美夷影片《莫扎特传》,给我的感觉是莫扎特此人过于狂傲,过于不谙人生,他的悲剧似乎从一出场就注定了,片中的许多举动都让我觉得不可理解,有时甚至感到愤怒。片中唯一让我感到他的悲剧的是他的葬礼。

    我不知道莫扎特的生平是否真是这样,但片子带给我的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