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监国(第1/2页)  擎天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扑通,扑通…”身后传来的声音让朱慈煊愕然转身。

    王皇后在一个手中拿着衣服的宫女的陪同下正目不转睛的望着他,眼中的神情非常复杂,有惊喜,有震惊,更有一丝不敢相信。

    黔国公沐天波、华亭侯王惟华、东宫典玺太监李崇实跪在地上,正深深的叩下头去。

    “太子殿下天纵英才,我大明中兴有望啊!”沐天波抬起头,老泪纵横。

    “天佑我大明!”“天不灭明,祖宗显灵啊!”王惟华和李崇实也是不停叩头。

    “你们快起来,别跪着。”朱慈煊赶紧上前挨个搀扶,这三个还是有些远见的,昨天就是他们三个向皇帝建议,将文武将士一半随大驾(指朱由榔)入缅,以一半导太子入茶山调度各营,即上在缅地亦有外援可恃。看来,昨天他们的建议被王皇后否决还是心有不甘,一大早又来劝说的。

    “众卿请起吧!”王皇后笑着说道:“苍天有眼,皇儿醒来,大彻大悟,实乃社稷之福,朝廷之幸也。”

    “太子殿下,风寒露冷,奴婢服伺您多穿件衣服吧!”小宫女走上前一步,恭谨的说道。

    “嗯!”朱慈煊点了点头,对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宫女印象还是不错,起码看起来比较顺眼。

    “皇儿,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王皇后慈爱的目光转到朱慈煊身上,有些疑惑的问道。

    “母后,孩儿……”朱慈煊停顿了半晌,决定编个瞎话,也为以后自己的怪异行为作一个开脱。

    在后世,云南人最为崇拜的就是武侯诸葛亮和晋王李定国。太保山上的保山武侯祠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武侯祠占地4700多平方米,由前殿、中殿、正殿组成三进两院,坐西向东,布局在一条中轴线上。武侯祠的正殿,是该祠的主体本地人也称为诸葛亮殿,大殿四周被百年大树所包围,是一个安静的地方,走进大殿,只见正殿中间端立着诸葛孔明的大型泥塑彩色像,羽扇纶巾,仪态端庄,仿佛还在运筹帷幄,面容气定神安,两目炯炯有神。

    而晋王李定国与百姓息息相通,在镇守云贵之时,爱民如子,至今云南人仍然视李定国为滇中的脊梁!李定国的忠义节烈直到近现代依然被人们称赞不绝,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李定国为榜样。1902年4月,革命党和留日学生在东京举行“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章太炎起草宣言声称: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愿吾闽人,毋忘郑成功;愿吾越人,毋忘张煌言;愿吾桂人,毋忘瞿式耜;愿吾楚人,毋忘何腾蛟;愿吾辽人,毋忘李成梁。

    “孩儿在昏迷之时,曾梦见诸葛武侯老前辈。”朱慈煊斟酌着说道:“他教给孩儿很多东西,也跟孩儿说过很多话,他说恢复事尚可为,只要君臣一心,精诚团结,虽有万难,亦能驱除腥膻,重复神州。他还说…..”

    “殿下,天机不可泄露。”沐天波敬畏的说道:“必然是清军屠戮过甚,武侯在天之灵不忍见我大明社稷狞沦,主上托于异邦,方才指点殿下,可见天意如此,大明不灭啊!”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王皇后信以为真,频频点头,轻轻拉起朱慈煊的手,“这样母后就放心了,皇儿自可以出缅与晋王会合一处,母后只能随陛下入缅。”

    “母后不随孩儿一起吗?”朱慈煊有些失望的说道:“孩儿还小,虽有武侯指点,没有母后和父皇在身边,还是觉得……”

    “陛上心意已决,哀家也没有办法。”王皇后轻轻叹了口气,“武侯指点皇儿,必然是想让皇儿肩负大明中兴之任,母后虽然舍不得,也只好忍痛与皇儿分离。”

    “可是……”朱慈煊张了张嘴,却又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想了一下,说道:“母后与父皇在一起也好,缅甸之态度在外而不在内,只要军队不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