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节 益农联社(第1/4页)  刘备之环保三国编年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月中旬,春播全面结束,由于前期翻地整地的工作基本上由流民干完,因此此次春耕是最轻松的一次,在这期间,刘备的割稻机也完成了试验工作,基本定型。由于试验中发现锯齿剪刀式割稻机的刀片会迅速变钝,工作几次之后就必须重新磨刀,而锯齿状刀片不方便磨制,因此不得不将这个方案淘汰,开始全力试验独轮推车式割稻机。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调整试验,终于确定了最佳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原设计的旋转圆锯盘也因为不方便磨制而作了修改,改为以旋转的圆盘为基座,基座上安装八片半月牙状的刀片,为拆卸方便,刀片被设计为销钉固定的直插式。工作时,圆盘在传动齿轮的带动下快速旋转,八个旋转的弯刀片和一个固定的刀片组合在一起,像剪刀一样的工作,快速的剪断草杆。改进之后,割稻机对刀口锋利程度的要求大大降低,而且拆卸和磨刀都非常容易。

    三月二十日,苏张二人来访,看到割稻机的成品之后,感觉非常满意,并再次送刘备黄金一斤作为刘备的试验经费,同时提出,要求独家包销全部产品。这一斤黄金对刘备很重要,能解决刘备在食为天养殖场那边的投资缺口,刘备自然不会拒绝,不过要想稳定供货,那就必须有自己的作坊,要不然只会便宜了别人。

    刘备并没有立即透露这个想法,因为要想保证自己在作坊中的主导权,就必须很好的配置股份和考虑股东人选,以苏张的财力,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独自开办作坊,完全没必要与谁合资,这显然是刘备不愿看到的。刘备思来想去之后,准备拉自己的四叔刘元起和高阳的段铁匠一起入股,这样的组合在刘备眼里堪称完美,到时刘元起负责作坊管理,段铁匠负责生产,苏张专门销售,刘备负责研发,而四人之间还可以相互牵制,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问题。

    考虑成熟之后,刘备就将四人请到一起,开始商议合股之事,计划筹集资金十万钱,成立专门的农具制作作坊。这个提议自然得到了苏、张的赞同,当即表示愿意出资三万现钱入股,刘元起、段铁匠各出资金两万钱入股,分两个月付清。刘备分两次投入现金一万三千钱,并提出以紧靠河边的一亩旱地作为地基,修建作坊,作价七千钱,另外,以在半年内发明出一样省力工具为条件,折一万钱的技术股份,总计算三万钱股本入股。新的作坊将紧靠刘备承包的那块荒滩,如果地皮不够,可以适当扩建到荒滩之上,反正那里十年之内都归刘备管理,十年之后则到时再说。

    事情议定之后,就由刘元起执笔,当场定下合作协议,明确股份,在第一次股东大会上,确定刘元起为作坊管事,全面负责作坊的筹建和日常生产,以段铁匠为工头,负责作坊的工人管理,刘备则被聘为作坊的技术顾问,堂而皇之的拿上了全额薪水。照例,要给作坊取名,最后采纳了刘备的建议,定为益农联社。

    为了预祝益农联社成功,当日刘元起作东,请客招待苏、张一行,并把族长和其他几个合作养殖的伙伴都请到一起,席间苏、张二位又提出要和食为天养殖场合作,用他们现有的商队,向外地销售食为天的肉、蛋等产品。当日虽未谈妥,但是双方都有意合作,经过三天的讨价还价之后,终于签下了合作协议。

    在食为天集团签下销售协议的同时,益农联社的作坊也于当日正式动工兴建。段铁匠很重视,将城中的铺子交给大儿子段鹏管理,自己则带着小儿子段飞和一个徒弟,开始召集工人,筹建作坊,田木匠父子都被聘为大工,其中田木匠还被聘为副工头,负责管理木工。

    夏五月初一,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建,新作坊的主体建筑全部完工。建成的作坊占地近三亩,铁匠车间的火炉建在刘备家那亩地的最边上,占了半亩地,另半亩则修成了仓库。木工工棚和流民工人居住的房子,都搭建在河滩高地上。

    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